有些人的智商真的配得上他们的财产吗?


△ 175|有些人的智商真的配得上他们的财产吗?

如果你逛V2EX,大概就猜到我说的是哪个帖子。故事本身没啥值得探讨的乐趣,无非想要表达两件事:一个是「我在上海要买房子啦」,另一个人是「我比其他有钱人更有智商」。而值得讨论的,是这个帖子里面的一个常用的内在逻辑。

其实类似的讨论以前也经常看到,而基本上「客观中立」的视角都是从「原来有钱的人并不一定有智商」作为切入点。我其实从小就对这个命题有疑问:为什么总是要讨论这个话题,难道是因为这群人是因为比不过别人的财富,最后就只能用「智商」来碾压对方吗?

我从小就是一个很懂得如何「安慰」别人的人,特别是在明明就找不到任何安慰理由的情况下,或者说是去安慰那些明明就不值得被安慰的失败者,在这些方面我都特别在行。

小时候有很多集体比赛,既然是比赛就容易有输赢的时候。如何安慰那些明明就输得一塌糊涂的人,还要让他们觉得自己才是真正赢家,不得不说是一种能力。比如接力赛,难免会出现因为掉棒落后的情况。如果这场比赛就这样输了,那那个掉棒的同学就一定会成为众矢之的。要解救那个无端端的罪人,就必须找到一个全新的罪人——「当时就是因为隔壁班的同学站得太过来,导致我们班级发生了掉棒的情况」。只要能正确找到一个第三方的罪人,那内部矛盾就可以化解,那这个时候再找一个安慰的办法——「如果不是他们干扰,这个比赛肯定是我们赢的,如果不看先后,我们整个班跑的节奏很棒。」如果他们还不吃这套,那就再来点阿谀奉承的:「他们班派出的都是精英,我们班随便找几个人出来比赛,也只落后他们一点点。」——那个时候,他们应该还不知道田忌赛马是什么意思吧。

这种「安慰」看上去和「我比其他有钱人更有智商和脑子」看上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命题,但内核其实都是一样的,就是看你要找到一个怎样的角度,去跟别人比一个输赢。比不了有钱,那就跟别人比智商,智商这个东西,只要没有经过测试没有那份数值的报告,谁都可以说自己是聪明的那个,而别人是真正的傻逼。

中国人有一个人不太愿意透露给别人的处事方法(虽然很多人都是用这个方法在处事)——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简单来说,就是拿自己的长处跟别人的短处来比较,以此方法赢到麻痹。有人看见别人生了个男孩,自己生了个女孩,那你就跟那些生不了孩子的人比;有人孤独单身看见别人结婚,那就跟那些结了婚出轨的家庭比,别人被戴了绿帽子,自己根本就不用担心会被别人戴绿帽子呢。

而我的「安慰」方法里,大多数时候都必须要用到这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方法。听的人开心,说的人也容易把自己给骗进去。但有的时候也有危险,比如听的人越听越不对劲,结果说的人还把自己骗在里面,觉得自己的手段极其高明——这个时候,与其着急跟对方解释,我听出你把我当成傻子在安慰,还不如就装傻充愣,看看到底谁才是被骗到最后的那个人。

但凡懂点脑子,就会发现这些安慰是单向逻辑,但人们向来喜欢是非对错得论证。比如,我们拿了最长得部分去对比别人最短得部分,自然而然得,我们最短得部分就跟别人最长得部分与之平衡。虽然没有进行比较,但是大家心中会有一种莫名的安慰存在。

所以小时候我不给面子地问过那些用「有钱人智商都低」来麻痹自己的人:「难道没钱的人智商都高了吗?」最终我得到的评价,都是父母对我的教训——你这个孩子怎么这么没有礼貌。

那难道我礼貌一点,就能看出他们是智商高了吗?

很显然,这种田忌赛马的乐趣里有一个无法规避的漏洞——那些「安慰」是单向逻辑,反过来就不再适用了,但大家似乎都不太愿意去面对这个已经存在的漏洞。

「有钱人智商都低。」

「那你没钱,智商就提高了吗?」



在 WordPress.com 上创建免费网站或博客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