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染与赛博阳性


△ 352|网络传染与赛博阳性

特别提醒:如果您担心新冠病毒会通过网络传播,不建议您阅读该篇内容。


最近身边人陆陆续续都感染了奥密克戎,这群人在聊天的过程中,也学会了那套「丧事喜办」的精髓,不再互相称呼是「新冠病毒」,而是「奥密克戎流感病毒」。

当然了,如果改一个称呼会让人觉得心里舒坦些,也未尝不是好事。就好像事故里「失踪」人员要被称之为「失联」一样,似乎是从名字上就给人一种「鼓舞和安慰」——但实际上,当事人是否遭遇危险、人身是否已经发生了伤亡等等,这些词就算换一个也起不到任何的作用。

中国人的迷信,向来最大的问题是会将「功能」当成是「结果」,再利用「前后即因果」的逻辑悖谬,认为「功能」指向的结果就是这件事情必然发生的「结果」。举个最简单的例子,iOS15更新以来,设置项里增加了一个「遗产联系人」的功能,即手机的使用者在遭遇意外身亡或因为当事人因疾病原因无法使用手机获取资料的时候,可以由「遗产联系人」作为「密钥」,管理和下载原机主人的隐私资料。

这个功能刚推出的时候,收到了一群中国用户的骂声,认为怎么可以在手机里增加一个如此「不吉利」的功能。很显然,中国人的迷信,正是把「遗产联系人」的「功能」,即当事人死后其资料可交由另一人管理当成了「结果」,而这种结果是一种「必然」的。只要当人使用了这个功能,就一定会触发他遭遇不幸,然后自己的「遗产」被另一个人管理。而这种迷信会进一步发展成另一套反向推理的乐趣——只要我不用这个功能,我就一辈子用不上这个功能,所以我就一定不会遭遇意外。

用一句郭德纲的包袱来形容,就是「你准能活到死」。这句话没错吧,但「结果」听起来并不那么好听。


我跟几个陆续抗原阳性的朋友在这几天做了几个「实验」,就是我们将「阳」了的信息在网络公布,看看会不会引起「迷信」的发生(因为实验样本并不够,所以这些结论并不一定对)。实验很简单,就是当我们在网络平台发布感染新冠的信息后,自己博客、或是社交媒体、或是社交软件的点击率、互动量是不是会下降。

结果并不出乎意料,下降得非常明显。当然,也不排除陆陆续续有其他人也进入到了感染模式,因为养病而暂停使用社交媒体等等。在这些样本里,我们也找到了一些比较「精准」的,比如他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恐惧「新冠」的人。当我告诉对方我确实已经感染新冠后,对方非常恐慌,接着的好几天完全不联系我,无论我发什么消息他都不会回复,生怕这个病毒会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

当他也出现症状之后,就开始不停地联系我,非要我详尽地拆分到每一天每小时的身体情况,然后他作为一种「比对」来确认自己的情况。为了不引起他的恐慌,我都尽量告知他可以准备哪些药品或食品,但他一定要得知我感染后每一小时的身体反应,但发现和自己的情况不同时,他就非常肯定自己感染的并不是新冠。总之,这个状况应该还要持续个2、3天,直到他真正地接受自己的恐惧——当然,那个时候还会有「迷信」的成分——比如,当他进入症状之后,仍然无法通过抗原确定确诊,他就会发了疯的开始用抗原直到捅到自己出现两根线。

可以理解,但也没有必要。


另一些「实验对象」也很有趣。当他们得知自己的身边都是陆续感染的朋友时,他们就彻底从互联网上消失了,一连好几天都看不见他们的身影,甚至有些连基本联系都掐断了。让很多人为其担心,后来追问才知道,他们因为看到太多别人阳的消息,自己觉得很恐怖,所以切断所有的信息,保持积极心态,这样就不会感染病毒了。

当然,我觉得这个方法是对的。面对恐惧最好的方法其实是两种极端模式,一种是「强制脱敏」,也就是我这种主张「毁灭与重生」的人所支持的手段,即直面你的恐惧,「新建一个文档」,去记录你内心的恐惧和情绪的变化,直到你可以拆解自己的恐惧和找到一一对应的解决办法;而另一种就是「断开过敏源」,切断所有恐惧信息的来源,让自己尽量保持平静。这个方法其实我也用过,在上次「末路狂奔」的高铁上。

但事实上,这两种看似极端的方法,最终都会回到一个终点——你要如何解决你的恐惧。虽然说逃避虽然可耻但有用——而这个「有用」的部分,是你能找到一种正确的、积极的「逃避」的方法。

你或许会觉得这很「无用」——一个人拒绝听到别人持续阳性的消息,真的可以让自己避免病毒吗?但事实上,这是他们「最后的方法」,当恐惧是完全未知的时候,感染病毒的途径无法被规范、每个人的病程也完全不同、甚至每个人在感染病毒之后的情绪也完全没有指标可言的时候,他们只能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来阻断病毒的传播——他们甚至会觉得互联网就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所以你可以认真看看,以前经常发朋友圈的人,这段时间(如果没有发布自己阳性的消息)突然消失,大概就是在用这种方法恐惧,当然当他们知道自己感染病毒之后又会如释负重。虽然很残忍,这就是面对恐惧最后的也是最有效的方法——直面你的恐惧。


当然了,今天只是记录了在疫情之下的人物观察,他们本身没有方法论上的对与错,而且也没有必要去改变别人或是为别人改变。当然,以上所有的观察对一种人是「失效」的——

就是那些把感染和没感染的指标当成是一种内卷别人的人,他们甚至要在这件事上面跟别人争个输赢。像是在玩一场只能通过输赢裁定结果的游戏,「赛博阳性」是他们输赢的指标之一。



在 WordPress.com 上创建免费网站或博客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