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果的线下演出被查,看了一眼,大概是因为段子里面有调侃“军人”的内容,结果有人看完演出之后就在微博写小作文给举报了。
脱口秀的段子有两个能量方向,一个是下沉的,比如去调侃弱势群体、性少数、身体残疾等等。这类很下作,普遍被下沉市场接受。另一个是上升的,调侃的是强权阶级、甚至是宗教符号。这类虽然“高级”,但是非常容易被上纲上线——比如HOUSE因为开了强权阶级“口号”的玩笑,不仅被举报,还被永久解约。
去年疫情最严重那会,我还在坚持每日写作。偶尔会调侃一下疫情期间的新闻,虽然不是指名点姓地讲出来,但也改成了只需要转个弯就可以看懂的内容。结果那个时候,一个博友对我的评价是:我都不敢看你的博客。
我注销豆瓣之前,每天都会被举报一些以前的广播。但是几乎都是下沉的内容。不过我并不是在调侃,而是没有在“正确地”同情弱势群体。而一些上升的段子,很少会被人发现。直到开始有专人开始挖这些“映射”的段子,我就意识到危险了。
大概是因为那些白天到处删帖的死刑犯文化程度是看不懂“上升段子”的。
我去年确实写过很多含沙射影的文章,不过这段全民PTSD的经历,也正在渐渐地改成“正确的集体记忆”。而制造这个“正确集体记忆”的方法,就是上纲上线罢了。
我在过去的“阅后即焚”里写过一段话:
疫情三年,兜了一大圈,又回到了道法自然的路径上。损失了很多?也不见得,这或许也是一个「必要」的过程。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努力地营造出一种「这三年没有伤害任何人」的丧事喜办的完美结局,直到所有人都信以为真,这段历史便会就此翻过。但是别忘了,那辆侧翻的大巴车、那场本可以扑灭的大火里,还有好多人的生命在等着「疫情结束,返回家中」。
——中国疫情第三年|2022年12月12日
那个致命大巴让多少人离世——还有多少人会记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