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这个奇怪的项目源自于死亡体验馆创始人Ting的一个归零式问句:小黑屋里有什么?
从一月初立项、到二月装修、5月22日(四月初四)正式开馆。小黑屋本身就像是一个奇点一样,在不停迸发出各种想象和未知。和所有新鲜事物一样,它犹如深渊一样的存在,本身就是大多数人所恐惧的。为了更好地凝视深渊里的「东西」,我开始挖掘自身的恐惧、学习剧本创作、学习哲学等等,为的就是有一天我也能凝视深渊里的一切。
在Backrooms的世界设定里,我最喜欢Level C-9层,「林内无鬼」。这是一片会发出奇怪声音的原始森林,实际上里面什么都有。一旦人类进入这一层后室,就会因为四面楚歌的恐惧而产生想象——这一层的存在,就是让这些想象具象。
小黑屋更像是Backrooms里的这一层,在进门之前,你会用肉眼确认四壁的距离。一旦进入到全黑的状态,配合声光,你原本的感知会被人类对黑暗的原始认知所篡改——这个小黑屋会变成一个没了边界感的阈限空间,而仿佛深渊的空间里到底有什么——会因为每一个人的想象力、内心恐惧、期待、逃避而加工成各种意义上的具象——实际上里面什么都有。
起初,我打算用22张塔罗牌设计成22个剧本,而主角就是每一个进入小黑屋的人。在进去之前他也不会知道自己身处何处——或许是这个世界上最高的监狱、或许是驶向希望的诺亚方舟之中、或者是躲在所罗门审判时的幕布之后……你手中没有厚厚的剧本杀台本,不需要伪装成任何角色,你就是你,身处故事里你只需要演好自己。故事里的另一个角色叫「三角」,它可以是任何你能想象的存在,它成为了故事的旁观者,来向你提出,你在看小说电影是最喜欢问的那个问题「主角为什么要这样做啊?」
你会防御、你会攻击、你会稳定、你会前后矛盾、你会像是在线段两端来回摇摆的非黑即白、你会像是在三角形里游离的保一争二的锚点、甚至到最后会出现理性崩坏。不过你和「三角」一直在探讨每一部小说、电影里都会谈及的主题——「我是谁?」
你如何看待“沉浸式体验”?
也许最简单的“沉浸式体验”就是去看一场能让我们有共鸣感的电影,亦或者是玩一场沉浸式剧本杀,再或者是参与各式各样的“沉浸式互动剧场”。
我们跟着剧中的人物,或欢笑或落泪,但那总归是“别人的故事”。就跟我们的人生一样,我们总是习惯了去当一个观众,而忽略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这部名为《人生》大戏的主角。
你也许又会想:因为出生条件不一样,成长环境也各不相同,有些人出生就注定了含着金汤匙,拿的是“霸道总裁爱上我”的剧本,有的人则是“走上人生巅峰的101种方式”,而自己好像就是一个“平平无奇的路人甲”,平庸到好像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
但是你是不是也曾经幻想过,如果你成为了某个明星、成为了某个英雄、拥有了某一种超能力、成为了领袖、成为了医生、法官、科学家、宇航员等等……如果我们让你进入不同人生的故事里成为主角,你会谱写出什么样的故事,又会带来怎样的结局呢?
是的,404NOT FOUND·神隐体验馆之所以与众不同,就是我们致力于带给每一位前来体验的客人,以你自己的视角体验不同人生的可能性,你将沉浸在光怪陆离的世界里“扮演你自己”。
《404的初衷》
神隐工作室分为三个区域——世界🔹、意识🔺、以及灵魂⚫️。
我们将“灵魂”的部分打造成了一间全黑的小房间,墙壁由吸音棉做成的软包构成,配合天花板上的LED屏幕、12根灯柱组成了灵魂世界的“舞台”。
全黑的环境,于个体而言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感受:有的人会生出恐惧,有的人则会如同回到母胎一般感受到无比的“安全”,有的人则会脑洞大开,任由自己的意识驰骋……
我们并没有想要“吓唬”大家的想法,所以在小黑屋内体验“神隐”并不会出现吓人的npc,或者是突然的机关等等,只是帮助大家建立与你的潜意识、你的灵魂沟通的“桥梁”,以最佳状态在剧情故事中体验“别样的人生”。
或许一次交流,一个问题,你就可以瞥见内心深处被隐藏起来的另一个自己。
《属于灵魂世界的小黑屋》
塔罗牌的22张大阿卡纳,从愚者到世界,指向了我们的人生之旅。
甚至可以说,我们做每一件事、从懵懂的恋爱到幸福的婚姻、从籍籍无名的职场菜鸟到功成名就完成自我实现、甚至是从生到死都有着这22张牌的影子。
“神隐”项目的所有剧本皆是原创,小野基于塔罗牌22张牌的元素、指向我们人生中所要面对的不同课题创作构成的。
对于来到“神隐”的访客,我们会以占卜、抽牌的形式,让命运帮你挑选你将要体验的剧本——或许在你完成“神隐体验”之后,会惊觉原来现实中的某个困难,已经在体验过程中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亦或者是找到了通往“更理想自我”的门钥匙。
看似随机中又包含了冥冥注定……你,要不要来?
《二十二张塔罗牌的宿命课题》
人生而孤独,之所以我们需要朋友,需要恋爱,需要去构建不同的关系,是因为我们的骨子里渴望被“看见”。
而无论什么样的关系出现了“恶化”,本质都是因为其中一方的需求、自我没有被“看见”。
比如不和谐的亲子关系,一定是由喋喋不休提出要求而看不见孩子的父母,以及努力反抗想要活出“自我”的孩子而组成的;
又比如不和谐的情侣、夫妻关系,所有的争吵、分手甚至是出轨,也都是由看似因为性格不合、渐行渐远,实则是因为在这段关系的某一方的“存在感”越来越弱,因为需求没有被看见、甚至是不被允许,最终走向了渐行渐远的结局;
甚至是最为单纯的朋友关系,我们也要考虑利益、考虑感受、考虑得失……从而不得不阉割掉自己想要被“看见”的欲望,成为他人眼中不得不标签化的存在。
…………
若你愿意在“灵魂世界”敞开自我,我们将给你带来前所未有的“看见”体验,我们可以聊各式各样的话题,百无禁忌,无论你想要释放怎么样的情绪,我们都会牢牢接住你,让你拥有面对真实的勇气。
你有多久没有被好好“看见”过了?
《人都有被深深看见的需求》
在现代社会,不向他人暴露自己的伤口,表现出各自安好的状态似乎是一种礼仪性的体面。只是在夜深人静之时,这些伤口里会爬出无数黑色的“负面能量”,如果我们内心不够强大,就很容易被其吞噬而感到痛苦不已。
在“神隐体验”的剧情中,我们或许会触碰到一些“伤口”——比如糟糕的过去、童年的创伤、信任的缺失、对自我的否定、对死亡的恐惧等等等等……
若你愿意,我们会尽可能去帮助你去面对这些“负面能量”所带来的痛苦,尽全力去拆解你生活中所遇到的各式各样的“乱线团”。
也许这个过程中会是痛苦的,也可能会在不经意间触及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的本能防御,不排除会释放出“生机”背后的“攻击性”……不用担心在这里你出现的一切“诡异的变化”,也不必去克制那些负面的想法和念头,让他们出来见见光,晒晒太阳,伤口才会愈合的更快。
疗愈不一定意味着安抚,也有引导冲突的发生,并且告诉你,你的冲突背后意味着什么。
《有些伤口需要撕开才能痊愈》
其实「棱镜」这个tag,就是在小黑屋运行之后,为有趣案例、人类观察所预留的。我们在诸多的社会之镜看到了以为真实的自己——当这些镜面破碎后,我们会不会也跟着一起破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