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成了好几个人的「感情专家」,当然也没有解决什么实际的问题,只是把他们感情关系里一个共同的问题给揪了出来,且没有提出任何的解决方案——因为想要解决这件事情,得回溯到他们二人关系最初的某一个还未解开的心结——而这个心结,他们之间早就默契地选择了遗忘和不愿再提起。
「要不然就分手/离婚」这句话,是非常极端地存在,一部分人会常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任何小事情都可以激发这句话从两个人的嘴里出来,但也不见得他们真的分手或离婚;但另一个极端,另一部分人只要说出了这句话,那就必然是分手和离婚的结局,而且一点挽回的地步都没有。
为了弄清楚这里面的「逻辑」,于是我调查了好几对经常吵架的情侣。
在他们吵架的「原因」里,我很快就找到了一个共通点——「算了,他就是这样的人。」
比如男女双方对同一个人产生了好感分歧,其中一方有没有资格表达自己对该人的「不爽」?特别当这个人还是男女双方其中一方的亲友时,这种资格在传统的中国人际关系里就被自然剥夺了——因为彼此是一个整体,但其中一方产生了歧义,就必须要服从对立态度——比如男性必须服从女性的决定、或是少数服从多数等等。
如果真的有人想要行使这个「资格」,比如男方愤然离场之后,大概率会被丢下一个评价:「他就是这样的人。」特别是这句话是当着外人说的时候,它的杀伤力更大,就如同是在两个人的关系中埋下了一个巨大的定时炸弹,随时随地都可以以翻旧账的方式被拉出来加速时间。
这样的定时炸弹被安放在生活中的各个角落,两个人的争吵最终的收场就会回到「算了,你就是这样的人」,让彼此妥协回那个定时炸弹暂时还不会爆炸的时空。接着,他们会在各自的「领域」里寻找支持者,以证明「对方就是那样的人」——于是绝对服从的游戏就开始了——男性必须服从女性的决定、或是少数服从多数。事实上,感情双方自知炸弹在何处,但是他们都不会试图引爆。引爆的方法,往往有第三个人,跟着一起挞伐对方——「对啊!他就是这样的人!」
柏拉图在《理想国》里,构想了一种「政治稳定理想状态」,即「上位者团结,下位者分裂」。所谓的上位者,就是统治下位者的角色,他们需要稳定的政治结构,以保证他们处于上位并保证既得利益;而下位者被统治时,一旦他们出现了团结,就必然形成多数人对抗少数精英特权的局面。于是,柏拉图认为,上位者团结,并「人为」地制造下位者的分裂,是形成统治稳定。
感情关系也是微小单位的「政治」,而这种稳定也是用这个方法——好了,解决方案就在这里了——在感情关系里找到一个共同的敌人,而这个敌人,就是那个嚷嚷着「对啊!你就是这样的人!」的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