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芽之旅》中的一见钟情或许是一种宅男献媚?


本文不涉及剧透,它甚至不能算是「影评」。不过,题目可能会引起以部分观影者的不适。


又是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去过电影院了,上一次去是遇到了一个「十万个为什么为什么有十万个」的观影者,这一次是遇到了诸多宅男——他们都有一个统一标配动作,就是在《铃芽之旅》的标题出现在大荧幕上时,都齐刷刷地掏出手机拍摄这个画面,大概是为了一会能发一则证明自己看过的朋友圈吧。

《铃芽之旅》的剧情不算复杂,而且剧本结构也中规中矩,所以就能更好地关注故事里的那些细节和新海诚对星辰大海极致描绘。包括我在内,对一开始那个所谓的「感情线」都有些云里雾里——怎么上来就喜欢上对方了啊!

日式剧本里,感情线一直是一个非常含蓄且多样性的存在,两个人如何相爱一定会掺杂着各种纠葛的剧情冲突,比如《你的名字》,两个人的感情线是从「互相看不惯」到「再也离不开」的「标准结构」。但是《铃芽之旅》一改以前的日式剧本要素,感情线被放在了最不起眼的「开场即交代」,接下来,它就成了一个元素引导着后续的故事。

所以很多人在看完电影之后,都和我讨论了一番:这部作品里的感情线是不是太过唐突不合逻辑?


不过,我们把这种感情线处理的方式从日式剧本里抽离出来,放在另一些欧美电影里面,比如《变相怪杰》,金·凯瑞扮演的角色也是因为「First sight」爱上了卡梅隆·迪亚兹扮演的角色——电影根本不需要过多交代「为什么」,因为观众看到卡梅隆·迪亚兹出场的时候,也会被她的美艳所吸引。这种一见钟情的小把戏,甚至会出现在中式结构的剧本中,比如三公子王景隆就是第一眼就爱上了玉堂春苏三。

对于习惯了细致刻画日式剧本中感情线部分的受众,确实不太能接受故事最开始的「一见钟情」,甚至观众得不到一点点关于为什么的解释,观众只能带着这个最初的设定将电影看下去,并理解为什么铃芽会一步步地被卷入到剧情之中,而爱也成了她成为「主角」的原始动力。

说实话,在剧本结构里,这个原始动力很弱。但是相对于整个故事的大背景,立意在「日本311大地震纪念日」之上,这个感情线的处理方式又是「恰当」的,因为不再需要人们去纠结他们为什么会一见钟情。

当然,我也开玩笑说:这种「一见钟情」的剧本确实很挑战沉迷于日式剧本的受众,因为它太简单粗暴了。所以故事才安排是「女主先喜欢上了男主」,这也算是一种讨巧和宅男献媚——就好比是AV里面一个平平无奇的男优配上一个鲜艳动人的AV女优一样,让人还能保持性幻想可能。


感情线一直是剧本中一个重要的要素。排除那些本身以感情发展作为故事主线的剧本,就连世界末日的恢弘诗篇里,也会藏着一条围绕在主角身上的感情线。你可以简单理解为观众希望看到「英雄抱得美人归」的最终桥段——要知道,美式剧本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男女主角会在故事结尾接吻做爱的固定模版,是因为受众希望这样简单粗暴地理解「感情线」。

相对而言,日式剧本的感情线更像是「注解」,在剧情的恰当时机,解释角色之所以会这样做的根本原因——从他所在的感情线进程就可以猜到接下来的剧情。

中式剧本的感情线更接近于人物成长的阶段性象征,比如告别一段感情开始洗心革面的改变,或是一个小人物慢慢进化最终得到了真爱(女人成为了故事最终的「奖品」)——这也是开心麻花的许多故事会被人认为是「男权作品」的根本原因。


如果没有感情线的支撑,观众很快就会在「主线任务」里感到乏味——因为主角不可能马上得到胜利,当然也不可能一直拖到最后才会胜利,为了让观众从故事里暂时抽身,就需要动用到「感情线」。按照剧本结构来讲,感情线往往有以下几种功能:

  • 切出视野,避免观众长时间关注在一个剧情目标上;
  • 剧情发展是主角的「实体目标」。比如完成某项重要使命、或是找到宝藏、或是解开谜题等;感情线是主角的「精神目标」。比如英雄抱得美人归,或是女性的自我成长最终得到完美的结局等。
    • 实体与精神目标均成功。当然是皆大欢喜的结局,也是绝大部分观众最愿意看到的故事结局;
    • 实体目标失败,但是最终获得了精神目标上的成功。面对无法改变的命运和逆境,坦然接受也是一种「成功」,但好在未来的艰难不再是一个人面对,因为主角有了精神与灵魂上的支持和依靠;
    • 实体目标成功,但是精神目标最终还是失败了。你可以理解这是一种「必要的牺牲」,牺牲某段感情成就责任。这是许多英雄主义剧本里会出现的「痛苦二选一」,这种牺牲会让实体目标看上去更加的残忍且重要;
    • 实体与精神目标均失败。这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Bad Ending,如果主角是一个恶人,他的犯罪被阻止、感情线也被埋葬,但是他最软弱的一面向观众交代,他决定就此收手,这说不定也是一种完美结局。
  • 感情线里往往藏着促成结局所需的「关键钥匙」。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主角不去经历感情线,他就不会成长,不会摆脱他故事一开始的那些「负面品质」。而往往当他达成了精神目标之后,感情线自然而然会为他提供某种关键物品,以在「最终决战」的时候取得关键胜利。
  • 感情线的进展、退场和重新登场比主线更容易抓住人心。比起向观众解释一个英雄因为什么去拯救世界,不如让观众理解英雄爱上了一个求而不得的人——人毕竟是拥有情绪和感情的动物,我们能最快地理解那些复杂情感背后的原理。那些被抱在怀里嘴角吐血的人,当他们开始说起自己的童年和家乡,我相信观众都会明白——这个人马上就要领便当了,因为这就是人们对情感的程序式理解。

也有人会提出疑问,明明一些剧情里也根本不需要感情线啊。比如《Doctor X》里面,大门未知子从头到尾都没有感情线的纠葛——格局打开,感情线难道就是指男女之情鱼水之欢吗?大门未知之对晶叔的感情,以及对伙伴城之内博美的战友情也是一种感情线,也在剧情里有分有合。

所以回过头来,《铃芽之旅》的一见钟情对一些人来说太过突兀,没办法理解其中的「为什么」,也很正常,因为这根本就不是剧情里的「感情线」,所以还得把格局打开一点——或许真的是一种宅男献媚吧~

至于《铃芽之旅》里真正的「感情线」是什么,你如果还想知道。因涉及剧透,如需讨论,请留言或进入Telegram频道讨论。



在 WordPress.com 上创建免费网站或博客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