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0|别来无恙
理发的时候,听理发师给我讲了他曾经的一个梦。
他在一个教堂里参加一个陌生人的葬礼,列位都是逝者的亲戚。他们人手一支鲜花,并没有按照规矩列坐教堂之中。教堂的中央,是一口漆黑的棺材,所有人都围着棺材相互聊着天,或是双手合十握着鲜花轻声祷告。他说,他在那个梦里,感觉不到一丝的「悲伤」,所有人更像是在庆祝,庆祝这个逝者终于去了天堂。
他去了另一个房间,偌大的房间只有一个老奶奶坐在里面,她见这个梦的主人出现,打了句招呼:别来无恙。
然后,他说他的梦醒了,醒在了一个云里雾里的节点。但随着他年纪的增长,对这个梦、以及对这四个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别来无恙」是句很简单的招呼,但每个人对它都会赋予完全不同的意义。「你和以前没啥区别」或者说是「我知道你经历了什么,但是你现在看上去和经历那件事之前状态一样好」——但至于那件事到底是什么,两个人都心照不宣不再重提。
我开了句玩笑,这三年发生的事情,让「别来无恙」这个招呼变得更深刻了。
比如,你如果在去年6月份给一个经历了上海封城的人,问候一句「别来无恙」,他也会喜笑颜开但略带神秘地回了一句「别来无恙」,这简单的四个字里面充满了讽刺和无奈——但凡它对标一个英文单词,说这个单词的人,一定会不受控制地将双手举起来,在空中弯曲两次食指和中指,给这个单词注解更多意味深长的含义。
当然,有的时候,它不需要任何意义上的注解:一个年过半百的妇人,刚参加丈夫的葬礼,她想一个人回到车上独处。这时,她在路过一棵离葬礼现场不远处的榕树时,从那里拐出了一个撑着黑色雨伞等了很久的男人。妇人以为那是见她独自离开没有拿伞而追赶上来的家人,她刚想拒绝。却听到那个男人用熟悉的、和自己一样被岁月慢慢氧化的声音说了一句:「别来无恙。」
女人没有抬头,整场葬礼她都没有哭泣,她玩笑说自己已经流干了这辈子所有的眼泪——那个男人是谁?我在编纂这个故事的时候,我也没有假设好。但那个「别来无恙」为这场重逢带来了无数种应该继续下去的可能。
你是不是很久都没有听到过这句招呼了?或许是它太老派,也或许是习惯用这个词的人已经离开了你的世界,也或许是「别来无恙」变成了一个明知故问甚至有些「挑衅」的问候——我成长经历了这么多,你告诉我我竟然别来无恙。
那你问问自己好了,你和几年前的自己,是别来无恙?还是你其实到时候去寻找回那个别来无恙的自己了?
「嘿,好久不见了。」
「你觉得我这几年有改变吗?」
「嗯,别来无恙。但,又天差地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