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4|比起换牙刷,换个脑子才是避免二次感染的关键
最近大家应该不太注意到这个「谣言」诞生的全过程,但因为病程期间很无聊,所以我就盯准了这个看上去非常「离谱」但是又能收买大部分家庭群成员的「谣言」,看看它是如何诞生以及如何消亡,或是最后又如何变形的。
有一个所谓的「牙科医生」声称,感染过奥密克戎的患者,在病愈之后如果未能及时更换自己此前使用的牙刷,就会容易导致第二次感染的风险。
乍一看,这个说法非常有理有据,也是很多人会忽视的点。所以这个说辞一时间在很多家庭群悄无声息地传播开来。但是没过多久,「辟谣」的内容就出现了。是病毒学家对人体感染病毒后获得免疫期,不会重复感染同种病毒的说法,直接辟谣了「牙刷是造成二次感染的罪魁祸首」之谣言。
于是,我又把这个消息转发到了家庭群,最速辟谣打脸——我当然没有得到家庭群对我的专研精神的赞赏,他们甚至无视刚发生的一切,都不针对这条消息发表任何意见。
但很可惜,这一次我再没有收到我妈发来的私聊消息,「你不要在群里说这些,人家发出来也是关心大家」——大概是她意识到我已经是「过来人」了,毕竟我已经感染了奥密克戎,所以她也实在是找不到可以避免我「拆台」的借口了。
其实,这个谣言的诞生和消亡就这么简单,但它却引发了诸多非常有趣的「辟谣次生灾害」——为什么说是「灾害」呢,你听我解释就会明白。
官媒转发相关消息,称房间内「阳患物品」并不会造成二次感染。结果就引发了「辟谣次生灾害」——很多人都在下面质问官媒,那一开始那些侵入别人家中,对着人家家里的贵重物品、朝着别人的衣柜、冰箱里东西喷洒消毒剂的行为,甚至还有人以防疫为借口摔死阳患病人家的宠物猫狗,这些行为不就和官媒自己转发的内容相悖了吗?
很显然,这次公关事件本身是可以避免的——只要关闭评论就好啦。但是由于没有关闭及时,所以才发生了这样的「辟谣次生灾害」。
另一些「辟谣次生灾害」发生在一些类似「领地争夺战」的局面中。
自媒体为了流量和博人眼球,自然不会放过「替换阳患牙刷」这样的消息。但很快,就会被官方打脸。特别是那些从疫情之初就以「疫情很恐怖」作为流量点的自媒体,他们在最近这段时间并不好过。当他们开始继续宣扬疫情恐怖的时候,没想到就一瞬间稀里糊涂地放开了;于是,他们开始浓墨重彩地描绘感染病毒之后的生不如死,结果越来越多人感染,意识到这个病毒在没有攻击肺部时,就是一场比较难受的病毒性感冒而已,挺过了前两天的高烧区间,后面只需要对症下药即可。
随着越来越多人被感染,这些自媒体便无法再坚持他们对病毒的妖魔化。所以他们又换了一个思路,开始去针对感染后的「世界」进行绘声绘色地描绘——感染病毒之后将会有各式各样非常痛苦悲惨的后遗症正等着大家。但事实上,也有人翻出了足够打脸的证据,梅西在今年1月感染新冠,但是他在今年的12月份的世界杯拿到了大力神杯。当然,自媒体也有自圆其说的方法——梅西是外国人,和中国人的体质不一样的。
当然,如果真的要玩下去,也有可以继续打脸的内容——国外的防疫都是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理应他们的防疫会带来更严重的「后遗症」,西方国家的人民更应该活在水生火热之中得不到正确的医疗和救治,那梅西就应该感染病毒之后退役了呀!
总之,这场关于「后疫情时代」的自媒体流量领域「争夺战」还得持续一段时间,直到人们彻底不再因此而恐惧。其中的每一次「流量」都是一种机会,赚钱也好,检测智商也罢,但都需要一个这样的过程,这便是乐趣所在。
如果我是这群自媒体人,至少最后还有一个「版本」可以写:震惊!得了新冠的人,结果都是「死」!——费鸡吧话啊!人总能活到死啊!
所以,如果真的怕二次感染,我倒觉得不仅仅是牙刷这么简单。害怕夫妻之间二次传播,那就离婚好了;害怕与孩子之间重复感染,那就塞回去化成羊水重来;但是也难免会通过各种自媒体接收「焦虑信息」的,既然又舍不得不看这些垃圾自媒体,那换脑子,最有效啦!
另外,感染过新冠病毒的病患之间也有「矛盾冲突」,一些人的病程较重非常难受,认为那些宣讲「轻微」的人是在害别人;而那些病程较轻的,又会觉得那些严重的实在「夸大其词」。那我们就引入一些内部矛盾竞争机制:感染病毒之后恢复较快的说明免疫力更好→免疫力更好说明体质更好→体质更好说明性功能更好。这个时候就有一个反推结论:所以那些在感染期间无法正常勃起的,都是体质不好。
好,你看到时候又多少人会承认自己感染新冠之后觉得难受了。
——题外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