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9|死神的连锁反应
三名中国的留学生感染艾滋病后,「决定」去日本红灯区挑选头牌小姐,在不做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传播艾滋病毒。这个病毒的网就这样被传播开,目前已经扩散了千人有余。
新闻就是这样,至于关于这三个留学生因为什么最初感染了艾滋病,以及他们为什么要「决定」去找三个头牌小姐,这些「事后」讨论对于这个新闻并没有太多的意义,因为事情已经发生了,再怎么追责也已经不能让感染病毒的人「重新选择一次」。
另一个能猜到「结局」的,是国内简体中文网络对这件事情的讨论,因为已经注销了豆瓣、微博这些简体中文社交软件,所以我也不知道那群因为伤害的是日本人而「叫好」的人占比到底有多大。但我相信这是那些声音之中必然会出现的,否则他们所谓的善良都失去了该有的爱国属性和民粹主义。
这件事或许离我们很遥远,甚至它「值得叫好」的作用远远超过它本身带来的影响。
但这就是个连锁反应——长期以来日本的艾滋病感染率很低,这件事足以成为一次「黑天鹅」。这是日本这个几乎靠自觉性和秩序性的国家所无法预计到的道德层面的突发事件,所以他们或将开始严格限制入境条件,开始限制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的患者进入日本——这个时候,离我们普通人看上去还很远。接着,它继续连锁,简体中文网络甚至开始利用对恶意传播艾滋病给日本人的「叫好」,来转移一些原本的社会矛盾,而这种叫好的声音最终传到了日本社会,他们将入境的条件更加严苛,甚至连原本的留学生准入制度也做出了严苛的条件修正——或许,这个连锁离我们还很远。接着全世界的其他国家,会重新考虑中国人入境的「正当性」,从而形成事实上的内外封锁……这一连串的连锁反应虽然还未波及到每个人的生死,但它释放的绝望和无助,又确实是连锁反应里的筹码。
不过,到最后始终还有一群人,他们秉持的是「恨人有笑人无」的准则,他们出不去,也见不得别人可以获得出去的权利,当所有人都归于一种「公平」之后,他们才觉得自己遭遇的一切不公平都被调整了。
这个连锁最终会落到哪一个环节,谁也说不准,这并不是一个标准的赌博游戏,因为每个人手中的筹码各不相同,所以得找到一个更加「公平」的游戏,能让一个人失去他所有的筹码,而对于那些手上并无筹码的人,也是一种「精神胜利」。所以这个游戏叫做「俄罗斯轮盘赌」。一颗被放置在左轮手枪弹巢中子弹,在旋转弹巢之后,它被随机成可以成为任何一个「下一轮」参与者爆头的可能——当然,还有一群在连锁反应最外围的人,他们巴不得一切的连锁反应越大越好,只要那些既得利益者挨个倒下,他们就永远可以从别人的毁灭之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胜利」。
对于这群怂恿所有人都参与到俄罗斯轮盘赌游戏的人,他们自知自己没有任何可以失去的东西,所以别人已经拥有的,都是值得被「重新调整」的既得利益,如果这些东西让自己得到固然是最好的,如果得不到,那就毁掉这群人所拥有的一切。直到有一天,他们自己也获得了某一种别人未曾得到的东西,他们也成了一些人眼里那个应该被推上舞台参与俄罗斯轮盘赌的罪人。
我在《沙堆游戏》里也曾提到过,那些从能力上赢不了别人堆砌沙堆的能力,一定会用一种他们力所能及的方式,来毁掉整个游戏的规则——人们不仅不能再通过堆沙堆的方式赢得比赛,甚至连堆沙堆的游戏都被剥夺了——因为他们往沙坑里尿了泡尿,当然,这也就是他们力所能及能做出的最有成就的一件事,至少他宣誓了对这个沙坑的主权。
我记得高考前的最后那几天,同学们都喜欢往楼下扔自己的课本、练习册、试卷等等,已经形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固定仪式」。那一次也不例外,不知道是谁带头扔了第一波的东西。掀起了扔书的狂潮。因为我们的教室在顶楼,所以我告诉班上的同学,如果我们也加入到这场狂欢之中,那我们的课本和书卷很容易出现在最上层,如果学校要追究责任,我们肯定会被拧出来当典型。所以很多人听了我的规劝没有参与其中——果不其然,学校领导喝止了这种行为,并声称要通过看扔出课本上的名字,来追究学生的责任等等。
那些听信了我所言,没有扔下自己东西的人,当然很感激我。因为同在顶楼的隔壁班有很多同学的东西扔下去就处于比较上层的部分,追查起来也容易得多。
但问题在于,其实学校所谓的「追究」也只不过是说说而已,因为参与的人数太大所以不得不法不责众。我又瞬间从「预言家」的身份变成了「孬种」的角色,因为根本没人受罚,而且大家都玩得尽兴,只有听信了我劝阻的同学,不仅没有玩得尽兴,还被其他参与了扔书的同学嘲笑。
不过,这场连锁反应还没有结束。毕竟还有很多人当时没有参与到扔书的狂欢之中,于是他们开始筹备第二次,原因是他们都意识到第一次的狂欢根本没人追查,而且已经临近高考,学校也不会在最后这个节点给学生一个所谓的处分。于是,第二轮的狂欢开始了,这一次没人在乎我的「预言」,那些一开始没有参与其中的人,都疯狂地参与进去。
但这一次连锁的不再是更多人参与狂欢,而是校方早有准备的预案。他们迅速制止了第二轮狂欢,并在制止前收集到的书本作业上找到了对应班级的参与者,并让他们全体到楼下自己收拾残局。
我向年级组长建议,应该在这群人整理的时候,让所有人「合法」地参与一次狂欢。当然,学校并没有采纳我的建议,认为我这种做法有点过分了。按道理来说,这应该才是连锁反应的最后一部分,让那些一开始没有参与到既得利益之中,第二轮又想要争取属于自己的既得利益者,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贪婪和傻逼是应该受到惩罚的。
从最初扔书的那个人,到最后捡起垃圾的那个人,他们可能并不是同一个人,但他们一定是同一个连锁反应里的人,只是谁连锁了谁并不好说,因为总有一天,那群受罚的人,会叫嚣着把那个最初的人绑上处决台,等着死神给他以所谓的「公正」裁决。
死神的连锁反应,并不在意参与的人是谁,他只会关心这场游戏里有多少人愿意或被迫去扣下了那个左轮枪的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