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中计中计中计


△ 229|计中计中计中计

这个标题还可以无限延长,跟「我谴责你谴责我不谴责他」一样。

我年轻那会不喜欢看三国,不是因为看不懂,而是《三国演义》里的人与人「玩」得太复杂,明明一个简单的谋略,在一来二往的对抗之中,变得复杂不说,还各种缠解不开,还不如《水浒传》里面来得干脆利落——但这也是「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的根本原因之一。年轻的时候看三国,不喜欢曹操,因为他玩的都是阳谋,把奸险小人暴政都写在了脸上,结果年纪越大,反而更喜欢曹操的阳谋,我他妈就跟你玩明的,你要跟我玩就必须要尊重这里面的游戏规则。唯独一件事,按照二极管的「对与错」来说,我认为曹操是做错了的,而这个错是跟铁索连环一样,一个接着一个让曹操在赤壁之战中输了个屁滚尿流。30岁之后再读《三国演义》,也让我意识到一个有趣的游戏规则,便是阳谋到最后怕的还是阴谋,计中计怕的不是我给你明着来,而是计中计中的阴谋计。

蒋干和周瑜是同窗门生,本想着能代理曹操前往吴营劝降周瑜。周瑜将计就计,跟蒋干把酒言欢叙旧畅谈,当晚还邀请蒋干和自己同榻而眠。蒋干毕竟是带着任务而来,见无法归降周瑜,干脆偷取点战时情报以便交差曹操。不料却偷到了周瑜事先准备好的伪造信件——曹营两名精通水战的将军蔡张允写给周瑜的归降信。后来正值半夜,吴营的将士又和周瑜在帐内演了一出将计就计再就计的好戏,说江北有曹营来的将领要拜见周瑜,故意给装睡中的蒋干演了一出蔡瑁、张允前来会见周瑜的戏码。蒋干回到曹营第一时间给曹操通报了这个事情,曹操立刻杀蔡瑁、张允,随后立刻意识到自己是上了周瑜的离间之计。「蒋干盗书」可以说是整个赤壁之战要素综合和因果关系的开场,此后因为一连续的草船借箭、黄盖的苦肉计、庞统的铁索连环,便是后边的计中计中计中计中计中计中计……

整个《三国演义》里,我最喜欢三个谋士,而这三个谋士按照剧情安排,也是为数不多识破了庞统「铁索连环」之计的人——徐庶、荀攸和贾诩,而这三个角色的安排也颇为有趣。

徐庶因为母亲被曹操要挟,所以不得不为曹操卖命,也因为母亲自杀之后,徐庶对曹操的恨达到了极致,所以终生没有为曹操设任何一条计策。他当然看得出庞统献计的阴谋,所以赤壁之战,也并未点破,反倒还利用了庞统的设计让自己脱离战场——这是计中计,利用庞统的计成全了自己的计,可谓中策。

曹操评价荀攸,大概也是我这辈子最喜欢的也是最想要达到的一种境界:「智可及,愚不可及」。想要表现自己聪明,谁都做得到,而且别人还会比你做得更好,但难就难在比「装傻」,让别人觉得自己是真的傻,从而忽略你的聪明,这是一种生存的方式也是一种大智慧。「看不看破」「点不点破」和「说不说破」这三件事在任意组合的时候,便有了「智」「谋」「坏」「蠢」等各式各样的组合。荀攸是一个典型「假装看不破但点破不说破」的人,他会给曹操指着那个点说:「你可以点一下试试,因为后面是什么我也不知道。」正是如此,曹操才如此地喜欢荀攸。庞统的计谋算是荀攸为数不多「看破也点破甚至还说破」的事,赤壁之战一路下来,荀攸和程昱发现东吴的周瑜一直是所有阴谋的执行者,铁索连环也不例外,但曹操并没有信这两个人,因为他们「点破」了对方的计谋,就意味着他们得把所有的条件都算进去,但条件越多,就越意味着出现黑天鹅的可能性越多,出现纰漏的可能性就越大,反而只有走一步看一步反而能对事件的因果分支做出快速调整——比如到最后千算万算都没能算出诸葛亮真的就把东风给借来了——这是计中计中计集大成,曹操算不到的,诸葛亮能算到;诸葛亮能算到的,却又是故意让曹操能算到到又不会相信。

贾诩虽然足智多谋,但因为易主太多,曹操并不会优先相信贾诩的人设。如果说郭嘉是「看破点破说破」,那荀彧是「看破不说破」,荀攸是「装成看不破但故意点破」,那贾诩就是「我看破了不点,我点破了不说,我说破了但让你看不破」,贾诩的所有计谋出发点都是为了自己的生存——其实这一点没错,身逢乱世,又易主过多,他能被赏识和重用已经够危险了,还要伴君如伴虎的献计献策。放到现在,他一定会被骂是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但现代的「精致利己主义」能有他四分之一的才能,我都会佩服得五体投地了。贾诩之所以能看穿庞统的计谋,是因为他深知「流氓如何打败流氓」,所以他用的招数本身也上不了台面,但恰恰是这样的「贱招损招」才能弥补曹操阳谋上的空缺,不至于被阴谋玩得团团转。只不过贾诩就算看破了,也不替曹操点破,他至少也会去怂恿别人把这件事告诉曹操,他要做的只是在这场必定失败的战局中自保,因为曹操已经疯魔了——贾诩的谋看上去是计中计,但又脱离了「计中计」本身,给计中计设下了一个计,但这种计谋往往奸佞凶险,颇有些破坏当事人游戏规则的做法。

当然了,这也仅仅是被艺术升格的《三国演义》里的一种剧情设计。曹操毕竟背负着「一代枭雄」的名号,他的角色就是与蜀国的忠孝仁义、吴国的霸业一统相违背的,所以他在某一个节点之上必须「失败」,而且还会是一蹶不振的彻底失败。因为「坏人」必须要受到应有的惩罚,否则就没办法给公序良俗一个正确的引导和积极的交代。

曹操算坏人吗,我看未必——是因为人们为了证明刘备的仁爱,必须找到一个可以佐证的方式,当然就是那个杀了吕伯奢全家的曹操来作为反面教材了。要证明了刘备是对的,这一套逻辑流程只需要证明曹操是错的就可以了。

阴谋就坏吗?我看也未必——但先有了阳谋,所以为阳谋设了个计中计的阴谋,阳谋败了,阴谋不一定是坏的;阳谋赢了,阴谋因为其阴险奸诈,也不一定会赢。以此类推,计中计中计,用阴谋之阴谋打败了阳谋,阳谋的好与坏,又直接关系到了阴谋的是与非——推来推去最终会发现,这一切跟谋略又没有太大的关系——只是因为最初的那个阳谋,是因为曹操使出的,所以后面再奸的阴谋,都可以说得道貌岸然。



在 WordPress.com 上创建免费网站或博客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