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4|见鬼方法论
一大早,我便努力地换算了上一次五百日写作时,时间节点刚好在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时我写过什么,结果等我辛辛苦苦地计算和推算完后,才发现原来在那天我什么关于中元节的内容都没写过。大概是因为提前好几天准备好了后面几天的文字内容,所以没能像此刻一样,是掐好时间点写下的文章。
我小时候听过很多见鬼的方法论,但是一个都没有试验过。倒不是胆子小,而是觉得「没必要」。虽然明知道那些方法论一个比一个离谱,但如果里面真藏了一个「真正的方法」,如果又真的把鬼招来了,我也实在找不到收场的办法。这个就跟我常常举例的小场景一样,一个明明贴着油漆未干的长椅,有人就不会去坐它;但有的人偏偏就是不信邪,非要去看看油漆干了没有,结果摸了一手油漆;不过还有一群人,他们既看不到油漆未干的警告,也不会审时度势地分析周遭,径直坐到了那个油漆未干的长椅上。
但这个世界正是需要这群帮我们想去测试「油漆未干」的人不是嘛。
小时候见过鬼,但大人们都不信我说的,所以他们会努力地纠正我认知,以避免我自己真的认为自己「见鬼」了。直到我前一天见过的鬼,正和见鬼后一天因事故意外身亡的人是同一个人时,他们也假装这件事没发生过一样,不再提起这件事——他们就是那群看见「油漆未干」一定不会去坐的人,因为警告就在那里——就算有人拆掉了警告,坐在了那里,并告诉路过的所有人,这个椅子早就干了——他们还是不肯去坐,因为「油漆未干」的警告已经成型了内在的自我约束。
见鬼方法论在同学之间流行的那段时间,同学们总是以此作为「胆量证明」互相怂恿和炫耀:我在电梯里撑过伞,你敢在十字路口敲碗吗,我们今晚就去试试!一般来说,一个同学敢向另一个同学发出这样的「试胆邀请」,明显就是算好了「胜率」,知道对方肯定不会接受邀请,以此反向证明自己是一个很有胆量的人。
我唯一作过一次死,是一个同学邀请我晚上参加撞鬼的游戏,即四个人混进半夜的教学楼,找一个教室,每个人在黑暗的教室占领一个角落。从其中一个角的A同学开始,顺着墙根去摸下一个墙角的B同学,然后B同学再顺着墙根去摸下一个墙角的C同学,以此类推,当最后一个同学去下一个墙角的时候,据说会多出一个人,也就是所谓的撞鬼。比起撞鬼,那一次的惊险更多来自,我们既要玩这种恐怖的游戏,还得压制自己内心的恐惧以免惨叫出来,毕竟我们是违规进入半夜的教室,一旦被发现,就真的见他娘的鬼了。
我之所以接受邀请,是因为邀请我的人原本以为我是个什么都不敢的孬种,当然我也不是逞强,而是本身对这个见鬼方法论也充满好奇。结果没想到我晚上真的赴约——四个人在教室里傻傻站着,一直不敢开始「游戏」,特别是邀请的那个人,游戏还没开始就已经被吓得不敢说话了。结果那场游戏,我自愿充当了最后那个「可能会摸到鬼」的人,但第一个组织试胆局的家伙完全不敢走出第一步,僵持了半个小时,他说自己想上厕所,我们自然得顺着这个杆子往上爬,就再也没有人提起要不要再玩一次了。
比起见鬼方法论,更有趣的是这场「The Game Of Chicken」大概要给了那个随时在同学间以自己胆子最大作为炫耀当事人一记响亮耳光,从此之后他再也不会提起关于胆子的一切事情。当然了,在这里也要奉劝大家,「The Game Of Chicken」也就是所谓的「弱鸡游戏」并不是一场有输赢的比赛,两个人对赌开车撞向彼此,先认怂不敢参加比赛的或是在要撞车之前就本能踩了刹车的人,就算输了——但问题也在于,参加对赌的人,都把自己置于了同样危险的境遇。不过就像是玩了一局「俄罗斯轮盘」,只是那颗子弹没有让你的脑袋开花罢了。
再后来,就很少有作死的情况了——很显然,我更像是那个看见「油漆未干」之后,就不会再去妄图试探油漆是不是真的未干的人。
这么多年过去了,见鬼方法论还是那么十条,至少在我已知的这二十几年里,这些方法论还是那些老套路,之所以它还没有变过,其实从另一个侧面也可以说明——那些相信「油漆未干」的人还是大多数,他们并没有打算去一探究竟,用这些方法论试试是否真的能见到鬼。如果一旦有某一个方法没用,那这些方法论就会被推翻,至少在二十几年后它就不会再被流行,因为至少那个试过的人会站出来告诉大家,这个方法是没用的。
这个鬼或许不存在,但已经存在了每个人的心里,他是一种约束是一种共通的认知,谁都不会去触碰他的底线。
当然,对于如今的互联网而言,就算有一个人站出来告诉大家,「油漆未干」的椅子已经干了,他甚至坐在了上面,以证明油漆已干,但是还是没人会相信他,因为油漆未干的事实已经成为了守序良民共同遵守的准则。
就算有人告诉他们,这个鬼不存在,他们还是不会去触碰,因为遵守和不允许成为了他们心里共同的「道德感」,当然还是会有一群人用这种「道德感」去规范别人的行为,认为这种见鬼的方法论是恶魔是邪典,不应该出现在任何地方,不允许有人看到它。
不过,还有一种可能,或许见鬼的方法是真的,之所以没人站出来告诉大家这些方法论是有用的,是因为他们在实验的当下已经沦为了孤魂野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