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3|二极管利用法则
昨晚本打算去炸了个「粪坑」,但可惜还没有惊起多大的涟漪。
前情提要是,一个朋友缠着我好几天,想让我帮他分析分析Windows版本和macOS版本的搜狗输入法从法律的角度看,在隐私政策层面会不会有什么不同,想要我推导出他心里最想听到的「搜狗输入法macOS版本的隐私保护要更好一些」的结论。其实我并不太喜欢看格式条款,因为这群设置隐私条款的人总是一大堆废话,然而为数不多的搜狗输入法的macOS版隐私政策却干净利落。分析完后,便有了一篇可以「炸粪坑」的素材。
所谓「炸粪坑」,就是将一些明显带有争议和颠覆性认知或其他与大部分人认知不相同的内容,发布到社交平台,从而引来一场关于「对与错」的争论——但问题本身不在于这件事情到底有没有对与错,因为这些事件本身也本不应该是通过对与错来讨论的。而在这个过程中,会炸出许多根本不看完内容,只看到关键词就奋起反击的人。一般来说,很多轻蔑性的语气称他们为「蛆」,但我觉得侮辱性有点太强了,所以在这里用「二极管」来代指。另一些人,是根本不会看内容,只会优先看评论在讨论什么,一旦出现和自己观点相同的,则会自动战队,对其进行声援和支持,对其他与该观点不同的声音进行反对和攻击——一般这样的「炸粪坑」到最后,人们不再是就原本的话题进行讨论,而上升到不同群体之间的辱骂和人身攻击。当然,这是最「理想状态」情况下的「炸粪坑」,能炸到这么完美的,我人生经历的也仅有几场。
激怒「二极管」的情况有很多,但无非是以下几种固定逻辑:
- 你说的观点和我不一样,所以你的观点是错的;
- A是错的,你没有说A是错的,所以你的观点也是错的;
- A是错的,你虽然说A有错的成分,但也提到了A有对的部分,所以你是在为A洗地,反推你所有的观点只会是错的;
- A是错的,B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错的,但是你仅仅说了A的问题没有提及B的问题,所以你的观点其实是在偏袒B的错误,反推你的所有观点也是错的;
- A是对的,如果你觉得A存在问题,那先反思是不是你的自身问题;
- A是对的,如果你觉得B也是对的,并未提及A是对的,那你的行为存在一定的拉踩行为,所以根据A是对的这个结论,可以反推出你和你支持的B是错的;
- A和B是不同的,你质疑A并肯定B,那他们会反过去证明B是错的,所以反推A是对的;
简单来说,「二极管」揪着不放的是一个凌驾在所有规则之上的「对与错」原则,他们把世界的大部分规则都区分出了「对」和「错」。但偶尔也有很多「灰色地带」,不过往往都是因为他们自己本身在评判对与错的过程中出现了偏差和需要调整但又不推翻自己认知的前提下,设定的灰色地带。举例来说,就是自己秉持着绝对对与错的观点,结果自己认为对的事情最终被认定存在错的成分,那他们就会预设一个灰色地带,用「就算有错,但是它还是对的更多」来优化他们的认知。
以前我会本能地远离这样的人群,因为讲道理本身是完全行不通的,你甚至觉得当你与他们共事的时候,连有自己的独立认知都不可以。毕竟他们的公共认知,就已经代表了某种意义上的「真理」。比如以前我越俎代庖地给程序员用浅显易懂的逻辑写了一个逻辑公式,并告诉他们这个东西就是我们要实现某个功能的算法。但毕竟我不是程序员出身,我在公司的职位也不是程序员,所以他们会优先排斥我的观点。这背后的逻辑乍一看也没有太大的问题:你不是程序员,所以你做不了程序员的事情,所以你对程序员提出的建议理论上来说是不可行的。
但最终,算法在呈现的时候,我一开始提出的那个计算方法和最终通过代码返回的逻辑是一样的,只不过我用的对他们来说更像是个「白痴」写下来的白话文而已。当然,就是因为这种白话文,也足够他们用来反对和确定对与错的。不过这一点我也承认,无论我的脑子里计算法则再怎么清晰,只要没办法将它们用「人」的话术给表达出来,那我还是个「白痴」。
这两年,倒是有些观念上的转变——与其本能地躲,不如合理地利用。在成年人的世界,这件事稀松平常,但对于「二极管」而言,「利用」这个词本身就带有非常强烈的对与错色彩,因为它饱含贬义和可能的最坏延展,所以他们当然也不喜欢自己被「利用」。然而游戏规则就是这样:如果你没办法打败他们,那就加入,如果你加入不了,那就利用。
通过这么多年「炸粪坑」的实战经验,我能总结出一些比较常用的方法:
- 挑拨内部矛盾是最快瓦解内部的方法。「二极管」在秉持对与错观点的同时,是无法快速分辨别人的观点里是否有自己可取的部分,所以他们会优先排除那些「与自己观点不同」的观点。比如他们认为西红柿是酸的,但这个时候有一个人站出来说西红柿是红的,他们同样也会反对这个观点,因为他没有明确地支持西红柿是酸的这个观点。既然观点和观点之间在群情激愤的时候是没有办法产生联系和交集的,也就是说支持不同观点的「二极管」群体,形成相对隔绝和独立的局面,这个时候挑拨离间也是最容易的。
- 认知形成交集,但观点只有对跟错。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立场不那么坚定的「二极管」会开始出现左右摇摆,虽然没有放弃自己的正确认知,但也会渐渐意识到好像别人说的观点也有值得借鉴和肯定的地方。但迫于乌合之众的抱团,他们不敢第一时间站出来肯定别人的观点。因为对「二极管」而言,这个世界的规则只有对与错,如果自己的观点是对的,那别人就一定是错的,如果涉及要接受别人的观点,那他们就要从根源上去颠覆对与错的最高法典。这个时候就要「二极管」的思维去重新解释:他们的观点里是有对的,但并不能证明他们的观点是对的。因为我们认为的是对的,所以他们的观点始终是失之偏颇的。用这个方法继续强化对与错的阵营,以免更多人头脑清醒之后发生倒戈。
-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一旦观点发生冲突,「二极管」里也有很多Love & Peace的劝和派。劝和派的比例一旦超过对与错的拥护派,那么这个乌合之众就会迅速瓦解。而一旦出现了逞能双方一方提前偃旗息鼓的情况,就意味着对与错的观点之争进入到了赢与输的环节。对与错的游戏始终是比谁逞能到最后,如果团队中出现了大量的Love & Peace,那就需要煽动他们去寻找那些被对手伤害过的「敌人」,用Love & Peace感化他们,让敌人的敌人成为朋友,从而在阵势上比过对方。而被感化的人,如果也是「二极管」群体,那他们会因为抱团而感到温暖,从而将两者的对与错观点找到一个微妙的「契合」,形成一个更大的观点,自然解决更多原本用对与错之观点会发生内部矛盾的bug。
- 常在坑中炸,哪能不沾屎。冒充「二极管」很简单,只要深刻了解那些激怒「二极管」的方法即可。但长时间混迹在他们之中,也难免会出现谎话说千遍即是真的情况。所以保持清醒的认知,虽伪装成二极管,但独立的思考仍需要保留,多想一想为什么,也学会欣赏和拆解那些和二极管认知里不同的声音。但是难免会有屎炸到自己身上,这个时候就要学会卖惨,挑起对方的人身攻击,从而把自己放到「弱者」的局面,不仅能让自己获得道德上的绝对优势,还能借此为自己所在的「二极管」团队迎来胜利的曙光。
当然,屎太多了堵了厕所,也难免会遇到有人按下冲水的按钮,一瞬间原本讨论得热血澎湃的热搜广场可能就会被归零,但没关系——社交媒体这个粪坑的屎没了,但味道还久久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