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壮怂人胆,也软壮汉膝


△ 172|酒壮怂人胆,也软壮汉膝

前几天有一个新闻,不过因为最近发生了太多狗皮倒灶的事情,所以这个新闻并没有成为大多人眼里的「趣事」。我倒是在看到它之后,就将它保存进了素材库里面,颇有些值得玩味的地方。总的来说,这个新闻,就被我总结成了标题这十个字。

新闻大致是说,一个酒友在医院向医生和护士下跪,希望医生能全力抢救被送进医院的另一个酒友。就算刚才在酒桌上装下了多少逼夸下了多少海口,这个时候他都跟个怂逼一样跪在地上磕头求拜。因为他突然意识到,如果这个被自己劝酒和灌酒的酒友如果就此暴毙,他将会被赔得倾家荡产,刚才在酒桌上吹嘘的那些财富、人际关系在此时此刻帮不了他半点。

中国的酒桌文化,一直是一种很极端的存在。喜欢和遵循的,对此非常地推崇和在意。只要别人敬酒时的杯子高出自己几毫厘,他们都会觉得自己被羞辱了;但是讨厌和不在乎的,又把这些酒桌文化定义为「恶习」,非但不尊重,还形成了对立的局面。顺带将那些推崇酒桌文化的人,都归类到傻逼的一边。

因为大学在北方上学,那边可谓非常讲究酒桌文化。所以以至于有很长一段时间,在组织饭局的时候,都必须要向邀请者或受邀者确认「要不要喝酒」「跟哪些人喝酒」这些重要的信息。如果是自己的饭局,又担心别人不来参加,就必须要明确说明「今晚不喝酒」。

因为喝酒这件事已经成为很多人怨声载道的事情了——并不是不喜欢喝酒,而是喝个酒还他妈有一大堆的规矩,要敬酒几杯、杯沿要多低、要从谁先开始敬酒、敬酒之后又要如何重新回酒——稍不留意,就会刺激到那群把酒桌文化当成尊重指标的人,说不定就因为喝顿酒,就跟别人结下了梁子。这种逼事儿还不止喝酒这么麻烦,还要涉及喝什么酒,敬酒时要怎么喝,喝完之后又要做什么动作来表示对敬酒者的尊重。

不过喝酒本身也有一定的风险,有人醉有人伤,说不定还有人死。虽然在酒桌上,大家都是称兄道弟的亲哥们,但是一旦有人喝伤喝死,那亲哥们就成了原被告。我大学那会,关于劝酒灌酒的行为,也成为了法律上一个很重要的侵权责任问题。不过也就是那一年开始,酒桌上又有了另一种装逼人为了酒桌文化神圣性想出来的新招——就是大家在喝酒之前,签署一份「自愿喝酒协议」。虽然这件事听上去很鬼扯,但这是真事儿。不过很可惜,这个时候的「意思自治」是完全无法对抗原本的法律规则的。就算这群吹牛装逼的人再怎么强调他们之间是共同进退的亲兄弟,但到了明算账的时候,亲兄弟比谁都算得清清楚楚。

显然,我不是个喜欢酒桌文化的人,因为我记不住这些条条框框,而且也并不觉得喝个酒还喝出了尊卑有序。所以但凡家里有酒局,我都是绝不遵守的那种。特别是家里有「贵宾」,我干脆连酒都不敬。上次一个饭局,家里的亲戚非要和我喝酒,我便委婉谢绝,说自己开了车。他倒像是早就猜到了我会用这个方法来拒绝喝酒,便提出可以叫代驾。见他不识趣,我便继续见招拆招了——我酒精过敏。对方显然也经常听到这个「借口」,所以他让我拿出医院的报告,证明我确实酒精过敏,否则我这种找借口不喝酒的行为就是不尊重作为长辈的他。我也觉得好玩,就顺着杆子爬——我明天把报告微信发给你。对方见我依旧不识趣,便换了一副嘴脸,毕竟我薄了他面子。见他有些不高兴,我索性火上浇油——我下午还要上班,所以不能喝酒。见我还有「借口」,他彻底羞怒——你上什么班啊,你什么公司啊,大周末的还要上班。见他反过来上了我的杆子,我便学着刚才在酒桌上装逼的口吻回道——我自己开的公司啊。见我装逼得逞,他当然不给这个面子,又回到喝酒这件事情——那如果是自己的公司,喝点没关系的。我见他实在烦人,便丢下了一句他大概是从来没有听过的借口——我是学法的哦,不要灌我酒哈。

很可惜,他没有被我激怒到当场用酒瓶砸我,不然还能在别人的地盘上讹笔钱呢。

酒桌文化的乐趣就在于,你一旦接受了对方的规则,那必然就要喝下那杯表示尊重的酒。只要当你拒绝遵守,或者表现出根本不懂这里面的规矩,就算对方要教,你也得表现出学不进去破坏规则的模样。再不济,就说自己学过法律的——这套组合拳一定会惹怒对方,所以它本身也是极具危险性的。

本来在这里想用「方法论」来作为结尾,教大家如何破坏别人遵循的「酒桌文化」。但是仔细想了想,说不定本身也会有奉行「酒桌文化」的人坚持着没有被羞辱走看到了这里,如果方法论都让他们知道了,说不定就会被他们找到一来二往的应对办法了。



在 WordPress.com 上创建免费网站或博客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