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7|我是好人所以你不利于我的都是坏事
我很喜欢在V2EX论坛上面发现各种有趣的灵感。比如发布过的《排序的规则》,还有一些是因为论坛上面的小争吵而延展开来的。
不知为何,这个论坛上的「理性的争吵」有很多,但都很无(有)聊(趣),特别是最喜欢看到他们因为一句话而@管理员 要求封锁对方的,颇有些小学生状告同学的乐趣。毕竟我小时候是一个经常被告状的人,告到最后,连老师都拿我没办法,所以我非常能理解那种想通过告状弄死我,但是又发现我活得好好的,特别是从办公室出来之后,还满脸笑容的时候,那些想弄死我的眼光,是藏不住的。
昨天论坛上有这样一则故事,大致是说,自己买了一台iPad+AppleCare,第二年的时候,iPad坏掉了,所以他启用了AppleCare的服务,付费换新了一台。等到第二年差不多的时候,换新的iPad也坏掉了,他便要求苹果店再次换新,因为他认为AppleCare的服务是应该被延续在更换新的iPad上面的。后来见AppleCare的规则是因为他自己没有仔细研究,遂把矛盾转移到「新换的机器没有用到一年就坏了,难道不是质量问题吗」上面来,同时还在现场找到了另一个支持他的「观众」,来声援自己。
对于旁人而言,一般来说,这样的故事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他是「天选之子」,他购买的产品都是在刚刚好的到期节点坏掉了;另一种是他是「天才」,他购买的产品都在刚刚好的到期节点坏掉了。
当然,这只是我们作为旁人的揣测,因为V2EX论坛的乐趣就在于「揣测」,以己之观念揣测他人之动机,用自己最坏的恶意去揣测别人的善意,而用最好的善意去诋毁别人的恶意。而这些揣测可以在一大堆证据逻辑之后,突然穿插一则揣测的结论,伪装得非常巧妙。
我总结了一下,这个论坛上的争吵,有多半的乐趣都来自这种「理性的揣测」。那问题就要再向前推溯一个节点——为什么人们会喜欢上这样的论坛来抱怨自己的经历呢?
不知道你们身边有没有类似的人,他们做了错事之后的状态非常明显,比如他们说了A的坏话,或者是告了A的状之后,会担心自己的行为会暴露,他们在之后的一段时间会对A异常的殷情;另一种极端,是当他们告状A之后,发现A并没有因为自己告状而受到「应有的惩罚」,他们会突然对A持有冷漠和敌意的状态,直到A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之后,他们会立马转变嘴脸施以援手。由于篇(懒)幅(得)有(多)限(写),我直接说结论吧,之所以这种人会有这样明显的身份改变,是因为他们的核心需求是抱团和认同感。
所以为什么经常会有人不停地向外界抱怨,就是因为他们想要在这个过程中被人关注然后得到支持者的认可,从而形成一种抱团关系。V2EX上面也有很多「抱怨」,但是这种抱怨更有趣一些,这些人会把自己极力地表现出「理性」,然后「就事论事」地陈述一个事实,但内容的本质还是在抱怨,甚至是拉踩。支持和不支持的人就在里面形成了对立的抱团,随后才有了前面说到的那些「揣测」游戏,更甚就是@管理员 的小学生告状。
写到这里,必须要强调一下,这样的事情有「错」吗?我可没有说对错的事情,不要这么着急用二元论的思维来总结。当然,如果正好有V2EX的常客点进这篇文章,而且也是经常揣测别人的,看到第四段的时候基本上就骂骂咧咧地出门右转了,只可惜这里没有V2EX的管理员可以@。
我试着拆分过很多V2EX上面引起大规模争吵、站队和告状的帖子,他们的内在逻辑其实都很简单,即「我没错,所以对方做的不利于我的事情是错的」。比如最开始提到的那个帖子:我是消费者,我的权益应该受到应有的保护,苹果的服务与品控损害了我作为消费者的合法利益,所以苹果不合理;这个功能我非常需要,但是为什么这个软件取消了这个功能而且工作人员不答复我,所以这个软件的开发者很自以为是……
咋一看,逻辑都是通的,至少对于站队的两边而言,这些条件已经足够他们可以站队了——一边是支持品牌的,而另一边是诋毁品牌的——事实上就只有这两种站队:凡不支持者皆为诋毁。
所以我才说这是无聊的乐趣,因为内核都一样,但是每一次他们都可以长篇大论地伪装着各种「客观中立」的陈述,能学到不少的文字技巧——但内部逻辑都只是最简单的:我没错,你不支持我,所以你有错。
最后为大家总结一下,与这个逻辑类似的巧妙的逻辑:
- A没有错,B不支持A,所以B是错的;
- A是对的,B支持A,所以B是对的;
- A不支持B,A是对的,所以B是错的;
- A支持B,B是错的,所以A是错的;
- A不允许有错的,但A支持B,C认为B是错的,所以A一定是对的,那么C就一定是错的;
- A绝对没错,所以但凡歪曲、怀疑、否定A的都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