噢普朗克


△ 101|噢普朗克

这个标题不是我取的,是我看着电脑在思考写什么时,猫从键盘上踩过时所留下的,索性今天的文章就用这个标题吧。

很可惜,我并不了解普朗克常数,所以没办法从普朗克常数的成因与规则之中,找到一个可以从社会层面分析的现象。硬要这样做也不是不可以,把一个抽象的概念,生拉硬扯到一个具象的社会现象之上——是大部分人都喜闻乐见的概念偷换游戏,先把自己骗过之后,然后再去骗别人,关键是还容不得别人半点的质疑。

噢,普朗克啊,你能不能告诉我你找到的规则到底是什么?不过就算我不明白,这条规则也已经在后世的物理学之中,成为了一个最为基础的数值。难道没有人提出过反对吗?或者说如果从现在开始,如果有人意识到这个数值是错误的,那以前所有的推论是不是都会被推翻?

反正我过去经常这样折磨自己。辛辛苦苦做了一个数据表,到最后始终检查不出是哪一个公式被套用错了。干脆就把整个表全部重新做了一遍,在套取数据的时候,我才发现,我在映射数据的时候,多加了一个参数。无论谁拿到那张表应该都有自己的检查方法,有些人只需要看到三个数值错误的规律,就能在大脑里建立一个数学模型,以便找到那个错误的常数;但有些人,就是我这种笨蛋办法,只能把表老老实实地重新做一次,才知道那个错误的常数被藏在了什么地方。

这种笨方法,普朗克也用过,所以按照中国式逻辑——「A被B认可或使用,若B是好的,那A也是好的」,那这个办法应该不算是个笨方法吧——普朗克在提出量子概念的时候,这对于当时的物理学界简直是一种另辟蹊径的观念,以至于很多人从一开始就对这个观念采取保守态度——结果没想到,普朗克也是个保守派,甚至对自己提出的量子概念也持有怀疑态度。以至于他开始感到绝望,做好了必须要放弃已有物理知识、重新构建一个新概念的准备。

(看了一眼普朗克的星座,是金牛座,有些事情就更好解释了)普朗克是个不折不扣的保守派,作为一个物理学家,他会对一切推测的概念持有怀疑态度。其中也包括他自己提出的量子概念,不过他好在是一个会从事实层面去逻辑推理推测人,要不是因为他有这份执着,这个常数也不会被发现——应该是不会被他发现。如果不是他,说不定后面就会被一个「大胆假设、小心论证」的家伙给找到。1905年,爱因斯坦利用普朗克的光量子概念解释了光电效应。物理学家才渐渐接受量子理论的真实性,其中也包括普朗克本人——量子力学在20世纪初才得以迅速发展。

噢,普朗克啊!你虽然是个「小心假设」的人,但好在你还会「小心论证」,否则这个常数就不再以你命名了。

我年轻的时候也是个「小心假设、小心论证」的人,毕竟不是物理学家,这种态度放在日常生活就容易造成诸多问题。因为不敢假设,很多事情都只能围绕着自己对现实的依据去定义。一旦超脱我的认知,我就会本能地去拒绝和否定,像是一个悖论——我认为它是不应该存在的事实,但是为什么这个事实就真实存在了。一些人会觉得,既然存在就存在吧,与我无关,反正我坚持的观念一定是对的,我也是存在即合理的代表,这是这个世界上的第三种人,「小心假设、懒得论证」——进而,还有一种人,当自己不认可的世界超脱认知存在了,在自我认知和事实之间总有一个错误的存在,如果我不能否定自己,都只能假装看不到那些正在发生的事实——这就是这个世界上的第四种人,也是人间大杀器,「大胆假设、懒得论证」。

前天网上有一篇名为《求救!!!》的文章在朋友圈被传开,大概是一个上海人在上海发出「求救」的呼吁,同时希望大家不要再用正能量作为救援的方法,上海要的是实实在在的物资、制度、规则甚至是政治上的救援。我当时就跟朋友打赌——这篇文章如果能活过一晚上就算我输。果不其然,这篇文章在第二天早上就因为「内容违规无法查看」。

原因很简单,因为目前中国大部分人都是第四种人,他们在最开始就接收到了一个欣欣向荣的正面资讯,看到的全是国家对上海的帮扶,人民在疫情之下唱起了《我爱你祖国》,认为上海不可能再发生这些狗皮倒灶的事情。如果这些事情依旧存在,那在自我认知、接受的信息和存在对立的信息之中一定有一个是「错」的,既然我的自我认知是和官媒捆绑在一起的,那「出错」的一定是对立信息——只要我们删掉它,它就彻底不存在了,事实上根除了一个悖论的存在。

这是「懒得论证」,那还有一个「大胆假设」呢?

我觉得这个假设很快就有了——《求救!!!》的内容,是因为境外势力的支持,才得以被发布出来的。

噢!普朗克啊!我希望境外势力说的不是你!



在 WordPress.com 上创建免费网站或博客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