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毕业


△ 093|恭喜毕业

最近的文章几乎都是前一天写好,第二天定时发布,心里有个底第二天还可以睡到自然醒。

不过最近想要睡好觉但是又辗转反侧失眠焦虑的大有人在。裁员潮终究还是来了——特别是在Q1结束之后,能不能给一整年的KPI带来希望,基本上就指望Q1有没有一个好的开始。有趣的是,在日本Q1结束才算是过去一整年的结束,从Q2开始,才会算成是今年的开始。也就意味着,没有价值的老员工将在这个节点被淘汰,新鲜的血液将在Q2正式加入团队。

前段时间中国几个大厂裁员的消息终于被爆出来,当然在中国不能说是「裁员」,而得用「毕业」或是「向社会输送人才」这样的说法来重新定义。就跟疫情反弹下的上海决定要「全域静态管理」一样,只要不说出那两个字,不仅面子留住了,还能给人留下更多的可以去解释和胡诌的余地。同样还有些仿佛「皇帝新衣」的辞藻,每一个都值得玩味和细品:「失踪」应改为「失联」,「空难」应改为「航空意外」……

词是好听,但灾难依旧。

不过京东用「毕业」代替「裁员」并不是最初的创始人,我记得上一次用「毕业」遣散员工的是被推到风口浪尖成为众矢之的的Ayawawa。因为她宣扬的畸形女性价值观,和一贯制造恐慌的逻辑,以及三俗式的谄媚讨好被拆穿后,被推上了公序良俗的绞刑架,她的内容、议论和事业都被端掉。她在被打倒之后最一次吸引公众眼球,是给自己的员工颁发了「毕业证」,上面写着「可爱的xx同学于x年x月x日至x年x月x日在本校(公司)xxx业学习(上班),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xxx(接受了咪蒙牛逼的培训),成绩合格(完成了令人发指的KPI),年轻可爱(公司必备品格),准予毕业(公司垮了)。」

很显然,Ayawawa到最后并没有觉得自己是因为「做了错事」而被打倒——不过反过来想,认为她「做了错事」的人也没办法覆盖和代表所有人——毕竟到最后,Ayawawa的那套理论和逻辑还被很多人所赞同,若不是这样她也不能在群魔乱舞的互联网时代赚足了很多人的目光。很显然,她给员工颁发的这本「毕业证书」更多是一种对自己被「定义」的不认可,甚至还有一丝讽刺的意味。当然,也得看从哪个角度来说,认为她没死透的觉得她是在哗众取宠,认为她的价值还会被发现的觉得她这是又立下了一份战书。

相比之下,京东的「毕业证」如果要朝着「讽刺」的意味去理解,确实显得我东哥太小气了,毕竟他当年可是扬言自己不会抛弃京东的任何一名弟兄——当然,现在也不算是抛弃,因为毕竟是「毕业」。京东的「毕业证」更多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安抚,跟那些禁忌词一样,只要不提就不会伤害到别人,换个好听了,说不定大家也会淡化掉事件本身带来的痛楚。很可惜的是,在外人看来,东哥违背自己承诺的「毕业证」在外人看来简直就是种对员工的羞辱,倒像是一部现实意义的讽刺小说,这三个字简直让中国2022年的裁员潮达到了意想不到的高潮。

词是好听,但人贱无敌。

开始500日坚持写作以来,我好像很少讨论「疫情」,从2019年底开始(哦对了,疫情到底是从哪个时间节点开始的,到现在都各有说辞),已经持续了快3年的疫情,好像已经变得习以为常了。今年年初的这波反弹本来也是可以预见的,只是大家都被罩在了那些太过美好的词汇和数字里了,以至于还出现了「因为病例不够所以研发进度缓慢」的凡尔赛。

如果说新冠病毒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变异,但我觉得它变异的速度还是不及中国官媒所造的「新词儿」。大概是觉得「封城」让人恐慌,所以它就不停地变形,但它本身指的是什么,只要不点破就行。此前还看到有网友在感叹,说自己的论文要是有这群人「创造新词」的能力,查重率就不会这么高了,就能顺利毕业了。

不过我倒是毕业了——从「疫情」毕业了。每天看到的那些狗屁倒灶的新闻,也早就习惯了,甚至还对有些司空见惯的新闻开始有了别样的「会心一笑」。事还是那些事,但是词倒是一天一变,如果硬要我找出唯一能表扬的点,大概只能说这些词儿真的越来越有人情味了。这大概得让那些考过公务员考试的人来理解其中的巧妙,就如同公务员考试里的那些在图形里找规律的题目一样,这些词与词之间看上去完全不同,但是又能找到精彩绝伦的联系——我现在终于明白,行测题里那些看上去无关紧要、好像公务员根本就用不上的图形规律题,到底有什么用了——原来就是培养他们都能拥有这种创造「新词儿」的能力。

词是好听,且赢到麻痹。

哦不对,我好像写过一篇关于疫情的寓言故事,只不过我没有直接写疫情本身罢了。



在 WordPress.com 上创建免费网站或博客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