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88|泪

最近标题越来越短,因为没空想浓缩全文的标题了。现在写的内容,原定计划是29日上午11点自动发布的。

《新世紀エヴァンゲリオン》

眼泪值钱吗?好像说法有很多,但我始终没有弄明白的是,为什么眼泪要和值不值钱挂上钩。男人有泪不轻弹,女人流泪就得安慰。反正我是个泪点不算高的人,不过这两年为别人流泪的次数越来越少,不是说冷血,之前也提到过,大概就是很多事情都见怪不怪了。流泪既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也容易招来我这种还没搞清楚「眼泪到底值不值钱」之人的非议。

前两天东航失事,过了好几天才正式确认全机人员遇难,一时间好多网站都变成了黑白,当然这种黑白只是一种表象,刷到第二屏的时候,该彩色的部分还是彩色。不是说这件事不对,只是觉得这套规则本来是一种自愿,但要玩成了「证明一个人还有良知」的游戏,这件事情就变得有趣多了。

中国人向来搞不清楚情分和本分,虽然嘴上把这两个词挂得个深明大义一般,但是在实操过程中总是要弄混情分与本分。要不要在缅怀的时候将网络界面弄黑白当然是情分,但是这对一些人来说这份良心倒像是一种本分。前几天一个因空难失去至亲的人,在抖音平台发布了自己对亲人缅怀的短视频,相当于是一种记录吧。可想而知她一定被骂得狗血淋头,大部分网友都认为她是在这个「敏感」时期吃人血馒头,这个人被骂得删除了所有「吃馒头的记录」,还在网络公开道歉,不过这些把默哀当成本分的人可不觉得这是什么值得被原谅的事情,正因为是至亲,更能证明他们想要吃「人血馒头」的不良居心。

有时候是反过来的,明明该是本分的事情,却偏偏要按照情分的方式去做。前段时间,有学校搞什么「互助学习小组」的模式,即是字面含义,一个「好学生」帮扶帮扶一个「坏学生」,帮扶的方式不限于借笔记、讲作业甚至是二次教课。其实你猜都能猜到这个所谓的模式到最后会搞成什么样子——「好学生」直接把作业拿给「坏学生」来抄。学校本来构思得很好,比如还要给帮扶小组发放学分,有人问所谓的学分能换来什么,对方支支吾吾半天说不上来,可能自己也觉得说出那句「奖状」有些丢脸。学分既不能给他们的高考多加上积分,也不能给他们换一个爸爸,那这个学分拿来有什么意义。这个时候,中国传统美德的互帮互助被鼓吹成了本分,结果没有多少人愿意去做,就算要做,也是按照情分去做。

在这之前,还有一件情分与本分的事情吵得沸沸扬扬,社会讨论是否要给防疫工作者的子女进行高考加分。这倒是一种情分,既然是情分就一定有情与不情的态度。有人觉得这是应该的,毕竟防疫工作着为中国的防疫事业做出了贡献,但是也有一部分人觉得这并不公平——防疫工作者和他们子女的考试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而且他们也没有参与到防疫当中。所以这种情分的不选择,对立出了应该给分的本分。不过我倒觉得,要给分就给个痛快,去年没给,今年多半也给不了了——毕竟防疫爱好者再这样搞下去,别说加分了,防疫爱好者的子女能不能参加高考都是全民要开始讨论的话题了——那个时候就不是情分的问题了,而是一种本分,是这些坚守防疫的防疫爱好者把老百姓折腾成了如今这个模样。

回到「眼泪」这个话题,如果流泪是一种「本分」,如果要按照「价值」来判定眼泪值钱与否 ,多少有点不通人情;那如果流泪是一种「情分」,那流不流泪又得是当事人自己决定,那每个人的价值认定标准都不一样,这个事情本身又回到最开始讨论的那个话题了——眼泪到底是不是一种有价值的存在。

那这个时候我们就得动用中国社会的另一套规则——情分和本分是由别人认定的,我觉得你这件事该哭,这是你的本分;我觉得这件事你没有必要哭,因为我觉得这是你的情分。本与情的关键在于对方如何来认定你该还是不该,那这样看上去就要「科学」很多,但又出现了很多逻辑纰漏,这个要没事起来就略费口舌稍显冗杂了,在这里,我用一个简单形象的句子来形容这种逻辑错误,但是又好像这才是中国社会最行之有效的关于情分与本分的定义:

「你牛逼,你伟大,你和你妈生你爸。」



在 WordPress.com 上创建免费网站或博客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