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成为牲畜的我们


△ 083|无法成为牲畜的我们

显然,今天的内容和昨天的《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是姊妹篇。

昨天还在说「猪瘟效应」应该是接在「鲇鱼效应」→「内卷」之后的反对「内卷」存在的新模式。结果没想到,反对「猪瘟效应」的新模式也已经出现了——最近有一个「面试侠」的「正能量」小故事。

公司面试我去客串技术面,拿到简历居然有人期望薪资7000块?我第一反应就是“捏麻麻的,这货搞事啊”,然后我把他刷掉了。真就全民内卷呗?反正只要我面,低于工资水平线的,不怕加班不怕吃苦的,大概率都被我刷掉了。

这些人技术一般有欠缺,就是图一个我不怕吃苦不怕加班我拿的少来当敲门砖。老子最痛恨这种,进来叼事做不成,天天帮他擦屁股,代码就像坨屎一样,拼音缩写的变量还几把不写注释,真的想把头给他敲碎。关键是还特么往死里卷我们这些老年人,天天不下班。你说你呆在那里干嘛呢?curd真能写那么久?

我们要做的就是消灭这种低水平内卷,才能更好地避免加班,避免失业。

——网络梗《谢谢你,面试侠》

先不说这件事情是不是真的,我倒是做过类似的事情。

因为换了新工作,发布了一些招聘的信息出去,在各种招聘反馈里面,我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那个人的名字和信息都和自己的一个高中同学相似,经过多方的征询,发现果不其然,是我的一个高中同学,而且是跟我差距有一百多分以上的同学。而在那个时候,我是差生,他是优生。

当然,在那个时候,我还是一个“不成熟”的职业人,我第一轮就淘汰了他的简历,并没有告诉他原因,不过对外我打趣地告诉别人,这是让这些“成功人”上的第一课,这个社会靠的是运气和能力,而不是分数。我想他如果抓住了分数的诅咒,若不是失败,也不会沦落到各方投递简历吧。

——节选自《∞》132 | 那些花儿

虽然很不想承认这是我上一个500日刚开始写下的内容,但是能做出这么烦人事情的也真的是我。本来想从自己脑子里憋出一点点愧疚,但发现我都已经忘了当时那个「运气不好」的同学是谁了。毕竟那个时候能力还不够,如果真的招进来一个成绩比我好的人,我还真的担心他会不会不服我管。毕竟那个时候,好像大家也只有这一套标准来对比自己与别人的差别。换作现在,若能看到这样的简历,我多半会将人叫来面试,然后再来一个现场「认亲」,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我有幸在一家体量算大的公司上过班——而且只上过一天班。那天很妙,早上入职之后,刚好遇到人事部门没办法办理入职,就只能在没有合同的情况下接手了工作。工作内容也不算复杂,帮项目组梳理运营相关的内容。我花了一天的时间将已有的资源整理了一番,然后做了一个初步的规划。眼看时间就已经到了下班的6点钟,我发现根本没有人打算要走的意思。毕竟第一天入职,还是不能做得太明显,我在微信上问了一句主管:「是可以下班了吗?」

主管明显在座位上有些不自在,应该是敲敲打打了好一阵内容,又删减修改了一些,她发来消息称:「公司虽然没有强制要求加班,但是毕竟大家都没有离开,你提前走了会有点不太合适。」

「您还有什么指示吗?公司是18点下班对吧。」

「没有了,我收到你今天发给我的文件了。」

「好,那我下班去健身了。」就这样,我就在18点到来的那一瞬间站起身来,提上我健身的装备,迅速关了电脑准备离开。周围人都蒙了,那些算好时间要在下班时间去汇报一天工作的人,站在主管旁边跟主管比着谁的脸露出更明显的尴尬;准备吃晚饭的员工,拿着饭盒正准备去茶水间热饭也被我的举动吓得慢慢地坐回到椅子上;哦对,还有一个挺着个大肚子的中年女人,在这个办公室坚守了一整天,看到我的动作,比她肚子里的孩子踢了她一脚还要激动,她先看了看我,然后向我的主管投去不解的目光——不过,我觉得那个孩子可能不会踢她,为什么?因为我在这个办公室待了一天之后,我意识到这个新装修的办公室甲醛味道超标,我整个白天都处于鼻炎犯病眼流泪水的状态,期间我还跟另一个新同事交换了意见,确定我们不是鼻子出了问题,同时也对那个大肚子的阿姨员工(当然一看就是元老)肚子里的孩子表示过担心。还有跟我一天入职的新员工,也被我的举动吓到,她先是愣了一下,然后也起身对主管说「我们先走了」。当时我有点想笑,但克制住了,毕竟我已经发现这群在下班时间才开始忙碌起来,整个白天不是在刷网页就是在玩手机的员工们好像并不太理解我这样的举动。

第二天入职培训我就懒得再去了,打去电话坦白贵司的工作不太适合我,我是一个准时上下班的人且效率很高的人,我能够在8小时内完成布置的工作,所以没这么多时间在办公室假装工作。

但是要知道,我在这之前的那份工作,我真的是把自己当成了牲畜去工作,半夜到货站组织卸货,第二天跟打了鸡血一样回到库房打包发货,还要处理运营和产品调研,最为关键的是,帮那个时候主管擦各种意义上的屁股——帮他处理不来公司时的流程、帮他编造没有漏洞的谎言欺骗他的恋爱对象。

我一直觉得在职场上有一个动词叫「驯化」,对外「驯化」是公司利用利诱威逼也好所谓的企业文化也罢,将员工驯化成听话易于管理的统一模式。而另一种是对内「驯化」,即一个人将自己慢慢同化成了公司某种大环境之下所需要的某种人。无论哪一种驯化方式,都是为了融入到公司其中,避免自己成为异类被针对。跟昨天的内容所说的一样,猪害怕的是自己没有了圈,也害怕圈里面的猪排挤了自己。避免内卷或是相互内卷是他们内部形成的一种默契,至于取向哪种,就看他们被驯化的程度罢了。

后来我也有幸待过另一些一群人在自我高潮自我驯化的公司,始终我都没办法被驯化,原因是我自始至终意识到我都不可能成为猪,因为我不是那样的品种啊!

为什么会有今天这篇文章呢?是因为工作室的小朋友突然在微信里问道:

社畜们的清明节是怎么放假的啊?」

「3、4、5啊。」

「怎么,是默认别家公司的员工都是社畜了吗?」

「啊,是吧。」



在 WordPress.com 上创建免费网站或博客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