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82|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
为了避免有「追热度」的嫌疑,特地用了一个3年前的日剧名字作为标题,但是今天本身想要说的也是这件事情。
前天在整理以前写过的东西,有些没能坚持下去觉得还蛮可惜的「专辑」。比如以前自己还开了个搞事情的公众号叫做「搞事心理」,主要是针对一些社会热点吐槽,写写虚构但又能让人从非虚构之中对号入座的职场小品。后来因为实在面对不了流量惨淡给放弃了(现在开博客半年不到,流量都比那玩意儿好看),其实还有一部分因为简中网络说真话蹭热点聊时事都快成一种「原罪」了,所以不得不克制住这些攻击性,转而沉默了好一阵子。
有想过是否要在博客上重新开启「搞事心理」的职场小品部分,因为这部分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没有交代完。但深思熟虑之后,一方面是因为考虑到写博客的人都「不太正经」,他们自认为自己都有病,所以搞事心理里说大家都有「病」好像大家都能心安理得地接受,而且他们也不需要转发朋友圈,去暗讽办公室同事、老板、朋友、父母、另一半……另一个原因,在博客写职场类的「搞事」真的有用吗?因为要么是程序员,他们不会参与到办公室政治中;要么就是满怀热情在公司要搞事的年轻人,一个不顺心他们就会辞职离开,怎么可能还会去参与到办公室政治之中;最后剩下的就是我们这些老不正经,要么已经是办公室的「老油条」,无论周围怎么换热油我们都不会被炸泡,要么就已经放弃了办公室生存模式,自己出来做事或是懒得再跟傻逼打交道。
最为关键的原因,是自己已经脱离办公室政治快三年了,物是人非,想要再记起那些和蔼可亲的亲切面容,已经有些困难了,更别说他们现在的办公室政治说不定又升级加码了,我还在用三年前的眼光去描写他们,是对他们的不尊重。不过如果把现在的我放回到以前的工作环境之中,我大概会彻底变成另一种人,就是那种深藏不漏,什么牌都不会出,也不会让人抓到把柄的人。过去的锋芒毕露,不就是因为手上只拿到了一张黑桃1、一张梅花8,若气势不在就会被牌局上的其他人看出我的手牌还不够21点。下一张来了个红桃7,我可能就不会再要下一张牌了,因为有超过一半的概率,我的手牌会爆掉,然后不得不输掉这场比赛。
现在看上去比以前更不想成为「野兽」。原本《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讲述的是两种无法成为「野兽」的职场之人,一种是老好人,对谁都得察言观色不懂拒绝没法违抗;另一种是懂得处世之人,但暗地里谁都不信谁都不服。因为一旦成为了「野兽」反抗了别人或是表达了自己对他人的不信任,就很可能会从办公室政治中被「政治性死亡」。这种「矫情」的生存模式,在讲人情世故的国家显得尤为明显。而我以前,就是那种努力想要破坏这种规则的人,我不喜欢你我会表达出来,我认为你在故意刁难我我会指明出来然后告诉你该怎么做。
现在反倒「怂」了。我常常挂在嘴边的借口是「懒得……」。努力不让自己成为「野兽」当然另一个隐藏的规则是,努力不会让自己成为会被驯服的牲畜——也就是所谓的社畜。社畜会成为野兽吗?当然不会,因为他们被打了强有效的预防针,他们在一个屋檐下抱团,共同抵御那些会对他们原本舒适安静环境带来冲突和改变的「野兽」。
前几年职场鸡汤文里面还流行一种「鲇鱼效应」的说辞,即在懒散低效的团队里面,安插一个执行能力、管理能力强的人,会让其他人产生危机感,从而刺激整个团队正向改变,提高团队效率。很可惜,这两年人们已经找到了一个非常有效的词,将这个原本的鸡汤文学辞藻给否定和重定义了——「内卷」。以前只是没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能对付鲇鱼一样的「野兽」罢了。要换成现在我,大概率也是带领一群社畜去对抗「野兽」的,总之不要破坏老子的岁月静好,但凡这样还能留在原公司的元老,也早就是「炸不泡的油条」了。
当然,站在局外来看,很多人都能找到根本原因——把这些老油条开掉不就好啦?这样就可以换一批新鲜血液了。话虽如此,但是关键点在于。前面已经说到了,在讲人情世故的国家就会有这样「矫情」的生存模式诞生,开掉一个元老如果可以列出一个公式的话,「情面」一定是这个公式里面最重要的变量。
这个话题从何说起,是因为前段时间有「内部消息」说阿里即将裁员30%,而那些不肯走的老员工,将通过给他们安排90后领导,让他们向90后领导汇报工作不说,还要改动他们的业务范围,增加一定困难度,通过这种方式逼走这些「老油条」。虽然「鲇鱼效应」被「内卷」重新涵盖,但新的模式又出来了,只是还没有人为其命名,我倒觉得应该命名为「猪瘟效应」。即行业动荡,有个别地方出现了裁员的迹象,只要把恐慌制造得够大够猛,猪就会感到害怕,有危机意识的会提前逃离,但那些没有危机意识的老油条,则用他们最害怕受到污损的方式逼其离开——自尊。但凡一根老油条在公司里存在这么久,不就是因为公司给了他足够多的面子,让他坐到了元老的位置,满足了他的脆弱敏感但是他全世界的自尊吗?
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要么成了猪,要么成为猪的「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