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1|捧臭脚的真谛是说它香还是夸它臭
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臭」字已经在我眼睛里完形崩坏了。
早上晚起,没时间想好今天的每日写作要写什么。索性在家做了清洁,做了一整盘生煎包子。本打算用「包子包面团究竟是包子还是馒头」为题写的小寓言,但细思发现「包子」在简体中文的环境下其实是一个「敏感词」,更何况当我想到这个标题的时候,脑子里面已经出现了许多不太好的「含沙射影」,为了安全起见,就不跟大家讨论包子的事情了。当然,无论大家怎么过分理解「包子」这个词,我觉得今早自己做的生煎包子很好吃。
也吃过别家的生煎包,因为是网红店,所以特别小心翼翼地带着虔诚的心去品尝了一番。结果并没有想象中的好吃,因为毕竟是朋友推荐的店,所以被问及好吃与否时,我也只能用「还可以」敷衍了事。但很显然,这样的回答多少有些「不尊重」的意味。这种「不尊重」是一种相对的概念,是别人因为满怀热情地向我推荐一个他认为非常不错的东西,结果没想到在我这里得到了不符合他预期的评价。反过来想想,对于这群对这个店热衷的顾客来说,我的「还可以」颇有一种杠精的意味:「难道只有我一个人觉得难吃吗?」
不记得是什么时候,看到过一个有趣的调查,是针对「御宅族」的一项调查,询问他们是否愿意将自己喜欢的作品、游戏、兴趣爱好等分享给其他人。结果愿意分享的占比非常少,就算是关系要好的隔着屏幕在网络互相卖萌撒娇的抠脚大汉(当然前提是他们并不知道对方是抠脚大汉),他们也不愿意向彼此分享自己喜欢的东西。虽然这个调查没有涉及原因的调查,但我也能猜到一二——他们只是不愿意「受到伤害」。这话看上去说得有点严重了,不就是分享一个自己喜欢的东西被人拒绝或是被人诟病罢了,至于上升到「受伤」的程度吗?这个时候又得用杠精的台词来评价一下:「你不是他你怎么知道别人心里的痛苦!」
之所以会写下这个云里雾里的标题,还得感谢一个素未谋面的博主(在这里也要感谢一下昨天为我提供写作灵感的博主「被门夹过的核桃还补脑吗」)。看起来这个博主是因为春节期间饮酒驾驶,被吊销了驾照。他把今年的春节称之为至暗时刻,一连好几天他都在这种纠结和自我救赎的情绪中发了几篇文章。他甚至还因为酒驾吊销执照无法开车上下班而辞掉了工作等等,最后他在抱怨「为什么法律对酒驾的初犯如此的严苛」。比起博客内容,我更感兴趣的是人们会在这样的文章下如何留言?有上来就说「活该」的,当然也有我原本预计一定会有「捧臭脚」的人,他迎合博主也声讨法律对酒驾初犯的不合理。我有些一头雾水,博主在为这件事纠结、痛苦、崩溃的情绪之中,难免会出现这些「非分之想」,但没想到真的还有人会顺着博主的价值观跟着一起思考。这个时候,还是得用杠精的台词来反对我这样的质疑:「如果把他换成你或者你的家人你还会这样想吗!」
跟中国人(当然也应该包含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打交道最麻烦的点在于,你得将对方可能发生的overthink给考虑进去,他们会因为你的一言一行而产生过分的联想和猜疑。我不喜欢你推荐的美食,对你来说或许我是看不起你的品味、或者我瞧不起你的推荐、更有可能是因为我不喜欢你才讨厌你推荐的一切。我不敢分享我的喜欢,对我来说我害怕你因为否定我的品味从而否定我的存在、我害怕你比起我的东西更喜欢别人的推荐那我岂不是热脸贴冷屁股、我害怕我的推荐对你来说太过幼稚太过低级以至于你认为我就是一个太过低级的人。如果我在别人的博客发表反对他的言论,是不是显得我太杠精,如果我跟这个博主还想要搞好「友情链接」的关系,我是不是应该顺着他的意思去捧捧臭脚?好像这个时候还是可以用杠精的台词来评价这种overthink:「你是谁啊,别把自己太当回事好吗?」
那捧别人的臭脚到底是要说它香还是夸它臭啊?看上去问题好像出现在了香与臭的差别,但是有没有一种可能问题是出在一开始呢?为什么我一定要去捧别人的臭脚?问题就出在这里了,因为我们得将别人可能发生的overthink给考虑进去。别人会不会因为我们一句无心的或真情实感的否定评价给玻璃心碎了呢?人类真是麻烦的生物啊!所以文章的最后我也解决不了「捧臭脚的真谛是说它香还是夸它臭」这个现代哲学问题。不过我曾经写过关于如何对付杠精的方法,好像用在这群overthink的人身上也可以:
- 🙂
- 对对对
- 哇,您可真厉害
- 对不起给您添麻烦了,我这就去自首
- 实在不好意思,那您报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