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


△ 058|绿色

昨天在整理图文的截图,顺便「复习」了一下《问题厨房》,那段关于「绿色」的独白,还是那么地发人深思。

在中国,男人站在女人的视角去思考女性问题,一直是被人所诟病的症结。所以我很佩服日本的剧作家,也就是《问题餐厅》的编剧坂元裕二,他能用男性的视角去讲述女性的故事,却让人觉得这是从女人的视角看到的一切。很可惜,日本社会男尊女卑的情况更加严重,但他们还有人敢以这样的矛盾作为话题拍成日剧、写成小说、制成讽刺艺术。在中国,反而听不到反对的声音,倒是已经融入到了我们生活的日常,比如今年被诟病的春晚小品——「女性太漂亮会影响别人工作」,竟然成了春晚小品的包袱。

在没有注销豆瓣之前,有这样一个豆瓣话题:你所遭遇的性别暴力。里面几乎是女性对男性的指控,认为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充满着男性对女性的歧视。我试着参与到这个话题之中,我说道:女性对男性也存在性别暴力,比如女上司在教育男性员工的时候,男性员工因为委屈哭了,女上司用「你哭什么哭,我都没有哭」来评判男性的眼泪,这其实也是一种性别暴力。在全是一边倒由女人指控男性的话题里,可想而知这样一个反向的说法会遭到多少人的反对。

不知道你的身边是否有这样的人,我过去就是这样的「先说对不起的人」。当遇到纷争、问题、别人的质疑时,总有一种人是「先说对不起」的。我自己知道,这种所谓的对不起,并没有任何的歉意可言,这只是一种类似膝跳反射的存在。当有外力在刺激我的时候,我会本能地先说对不起。而这种对不起,只是为了阻断矛盾的延续和激化。现在看起来,这种对不起的核心,是为了避免自己受到更大的伤害——「先说对不起」对我而言,已经是非常大的伤害,但比起如果是因为我的责任而引起了彼此的不开心,甚至是激发矛盾,这样带来的伤害比「先说对不起」要大得多。所以包括我在内,这样性格的人,最终都是那个「先选择绿色的人」。

另一种伤害,来源于「我想选择绿色」。我小时候确实很喜欢绿色,因为学过画画,我一直觉得绿色是所有颜色里最神奇的存在,它由蓝色和黄色叠加而成,可以偏向于蓝天也可以偏向于阳光,但绿色并没有出现在天空的任何地方。就是因为我喜欢绿色,我被嘲笑过很长一段时间。在那个大家都努力想要证明自己已经长大成人的年纪,许多孩子学会偷用大人的眼光来看待世界——其中就有「绿帽子」这个概念。因为我喜欢绿色,所以我被人嘲笑我喜欢被人戴绿帽子。其实我一开始并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因为我知道这是嘲笑,所以更不敢向家里人求问绿帽子的意思。直到我知道它真正的含义时,虽然孩子们都已经渐渐成熟,不会再用「绿帽子」来嘲笑彼此,但这种童年被嘲笑的阴影一直伴随着我。以至于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对外宣称我喜欢蓝色和黄色,事实上,它们两者合起来,还是绿色。

「我不想选择绿色,但是又不得不选择绿色」,这样的矛盾和痛苦,伴随了我很长一段时间——我不想先说对不起,我不认为一切的矛盾都归咎于我,但是我为了避免更大的问题发生,我只能承揽所有的责任,迎合别人的喜好,以至于到最后剩下的还是「绿色」。久而久之,我不得不压缩自己的欲望和想法,认为有些东西不应该是我先得到、有些问题就应该我去解决、有些话不该我来说、有些事不该我来做。「不配」和「不应该」成了我这一时期所有事情的考量出发点,说实话,要从这样的自我否定中走出来,得花上常人所不能理解的痛苦与成本。(参见《说崩溃》

其实想要解决这一切也很简单,我一开始就预设错了一个问题,即「所有的颜色都是别人的」。其实并不然,人生的选择权不就是在我自己,要去哪里、要做什么、要想什么、要吃什么、要爱上怎样一个人、要背叛怎样一个人……这些所有的事情最终的选择权都在我,无论我怎么选择,都会有人出现评价和指责我。与其去预判别人会因为什么讨厌我,倒不如想想我如果走错了一步,变得更痛苦的是我还是别人。我选择红色,一定有人站出来训斥你有什么资格选择红色;你选择绿色,也会有人嘲笑你只能选择剩下的颜色。

关你妈的逼事!老子的人生本来就是五颜六色的,少了你的指指点点,我还能选择更多的颜色,而不是所有的颜色都得考虑你先选。

这样的魄力不仅仅是用于自己,也用于一段人际关系、一份工作、一段感情、甚至是一种人生。



在 WordPress.com 上创建免费网站或博客

%d 博主赞过: